華爾街日報 (The WSJ) 刊登管理學教授 Sydey Finkelstein 文章,Finkelstein 對於世界最偉大領導人有深刻的觀察,且橫跨 18 個產業,包括時尚業的 Ralph Lauren、對沖基金的 Julian Robertson、甲骨文 Larry Ellison 等等。
他發現,這些領導人能夠表現超群,很大部分原因是他們並不遵守傳統觀念,即傾全力留住頂尖員工,他們不怕流失最好的人才,反而希望這些人去找別的機會。他研究的幾個標竿企業,以及改變整個產業的幾個億萬富翁,都不是因為他們找來頂尖人才幫忙,而是在管理組織人才流動上很有一套。
報導指出,人才流策略也適合運用在現在更動態勞動趨勢上,譬如現在千禧世代不講究忠誠,創業風氣、零工經濟也鼓勵一個人在職業生涯中能不停轉變工作。人才流管理可以讓組織運作更有彈性、更大持續性。
大老闆們的共同想法是,短期內擁有頂尖員工,比永遠都只有平庸的員工好。他們四處尋找異常優秀的人才,但當這些人進公司之後,老闆們也能接受有些人會離開,因為這些頂尖人才有極大企圖心、永遠在追求下一個更大的機會。
一位領導者說,他們讓這些人才去追求自己的個人目標,只要他們抬頭挺胸地離開,且對公司感到滿意就好了。對於老闆而言,他們願意承擔這些代價,且當頂尖人才離開後,會促進更多其他人才進入公司,對公司運作並不具破壞性,優秀的老闆還可讓他們的人才當做企業聲譽傳播器。
有時候,讓企業裡的優秀員工離職,讓外面更有企圖心的新人進來,對老闆而言這種換血是正面循環。老闆的工作是管理人才,而不是花力氣留住每個人,老闆要建立一個強力的人才流動,並移除任何阻礙。
此外,優秀員工離職之後往往還可帶來更大用處,建立人脈網路,帶來更多生意上的合作機會,甚至在網路裡進一步鞏固老闆的聲譽,建立人才磁吸效應,所以老闆會盡力幫助這些人才前進,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新星會替他們帶來更大的回報。
人是最大的資產,但不是非得把這些人留在公司裡,有時候失去他們反而會得到更多,這些人才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對放手的老闆而言也會一樣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