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公錯湖發生衝突 中印情勢更緊張
周三(16),中印軍隊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班公錯湖發生衝突,讓這個早已被視為敏感區域的地點情勢更加緊張。然而,印度軍方拒絕透露任何衝突細節,中國外交部則說他們對任何中國軍人跨界造成的衝突「不知情」。
中國先開始丟石頭
然而,印度國家通訊社報導到,中印軍人因為這起衝突兩邊都受了輕傷。一開始,中國軍人先向印度軍人丟石頭,讓印度軍人不得不回擊。此外,中國軍人兩次企圖侵犯進入印度領土。雖然中印軍人都有配槍,但雙方到最後並沒有用槍。
雙方退回守備位置
一名印度國防官員在接受《法新社》的訪問時說:「這只是個小意外,中國那邊丟來了些石頭,但情況很快受到控制。」最後這場丟石衝突以雙方退回守備位置告終。
不要把衝突鬧大
一名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希望不要把這起事件鬧大,他說:「有鑑於(雙方)對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 LAC)並沒有共識,這樣的情況不時發生且交由當地處理,這不應該被誇大。」
雙方沒有人掏槍
另一名印度邊界警察表示:「每個夏天這裡都會發生衝突,但這起衝突有點久也有點嚴重,但沒有人使用武器。」
小補充:失控的「實際控制線」(Line of Actual Control, LAC)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實際控制線指的是中印目前實際控制地區的分界線。這個詞是由中國在 1959年的中印邊界交涉中率先提出,是對中印邊界現狀的描述,並非兩國武裝力量實際到達的界線。
關於實際控制線的具體位置,兩國從未有一致的共識,因此直到今天,實際控制線仍在釐清中。
中國控制了70%的湖區
無論如何,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策略研究教授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表示,從 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以來,中國靠著加強巡邏將班公錯湖的周遭納入版圖,現在中國控制了大約 70%的湖區。然而,印度也不是省油的燈,「這起(丟石)衝突象徵了印度拒絕失去對湖區的進一步控制」。
衝突焦點:洞朗高原
然而,除了班公錯湖區,從六月初開始衝突升溫的洞朗高原(Doklam Plateau),才是全球關注中印衝突的焦點。
今年六月初,中國建設團在人民解放軍的護衛下開著推土機來到這裡,希望擴建一條往南穿越西藏山谷到達多拉姆高原的道路。多拉姆高原是中國和不丹邊界爭議事件的其中一個衝突點,中國和不丹早就進行了 24回的邊界協商,但在洞朗高原的邊境界定上一直拿不定主意。
中國 vs 不丹 印度來幫忙
印度並沒有聲稱洞朗高原是他們的,然而印度和不丹站在同一邊,認為中國應該要遵守 1890年和不丹簽定的邊界協議,承認洞朗高原屬於不丹。
印度擔心被掐住咽喉
今年 6月16日,印度軍隊來到洞朗高原阻擋中國建設團的工作,中印衝突一觸即發,中國工人更摧毀了印度的軍事碉堡。對中國來說,洞朗高原具有戰略上的重要性,讓中國可以經由所謂的「咽喉地帶」(chicken's neck)進入印度。
中印展開媒體戰
至今兩個多月,中印仍陷於僵局,上百名軍人仍被部署在爭議區域,中國和印度當局不時在媒體上互相攻擊。
上周,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一篇社論警告印度,中國會「不擇手段」讓印度撤出部署在洞朗高原的軍隊。印度則表示中國聲稱擁有主權的洞朗高原實際上屬於不丹。
都想成為亞洲霸主
對於想要成為亞洲霸主的中國和印度,邊界衝突只是諸多展現雄心壯志的場域。
中國軍備強壓印度
如果就軍力而言,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常備軍隊,總共有超過 200萬名軍人,相當於印度軍人數量的兩倍。不只如此,中國旗下的坦克、潛艇數量是印度的五倍,中國也不斷增加戰艦和戰機的數量。
印度難和中國匹敵
《環球時報》上周的社論寫到,印度「缺乏能與中國匹敵的力量」,且表示中印對峙的結果「已經底定」:「如果莫迪政府繼續忽略來自失序情況的警告,將無法避免中國發動的反制措施。」
洞朗地區是中國的
中國外交部也在這個月公布了一份文件,表示中國對洞朗地區的主權可以回溯至1890年與英國簽訂的《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印度的行徑無異於違反了國際法侵入了中國領土。
印度在無理取鬧
中國社群媒體上也充滿了愛國言論與國家主義,許多中國網友指控印度無理取鬧,並質疑中國當局沒有做出更有力的回應。一名網友在微博上寫到:「我們的中央政府和軍事指揮官,為什麼你們不現在把印度撂倒?」
中國暴露醜惡面貌
另一方面,印度的反應則比較沒那麼激烈,評論聚焦在印度對不丹的承諾,以及對中國好戰態度的回應。
前印度外交部長席保(Kanwal Sibal)表示:「中國逐漸暴露出它在外交上的醜惡面貌,像是用不成熟的語言、採取紆尊降貴的姿態、大聲嘲笑它和其他國之間權力的差距,還有在任何它認為可以的地方不要臉地當個霸凌者。」
不丹相對沉默
作為事件的主角之一,不丹從六月初中印發生衝突後一直保持沉默,除了六月底不丹外交部曾釋出一份聲明,表示中國「直接違反」與不丹的協議,呼籲中國將情勢回復到衝突前。
兩邊都不想當軟腳蝦
國際情勢分析師表示,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在軍事對峙上都討不了好處,然而眼看印度總理莫迪即將在 2019年迎來大選,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正在準備今年秋天每五年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兩方都不願意被視為軟腳蝦。
衝突不會有快樂結局
「如果中國今天認為自己是不可抗拒的力量,那麼印度就是無法動搖的對象,」卡內基印度(Carnegie India)智庫主任莫漢(C. Raja Mohan)說:「而這起衝突將不會有個快樂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