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起的老兵 被年歲模糊的故里
1940年4月,胡定遠從姊夫家出門買粉條,原本只是一件再家常不過的事,卻不料半路被軍隊「抓壯丁」。這個不滿20歲、全家疼愛的么兒從此讓家人望眼欲穿,音訊全無。
戰爭年代,胡定遠曾被送往前線,參加緬甸遠征軍;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又坐船回到中國東北;1946年幾經輾轉隨著部隊踏上台灣土地,落腳眷村。
2016年9月,以「老兵回家」活動聞名的深圳龍越基金會,決定在湖南長沙發起並成立龍越和平中心,展開「兩岸尋親」等公益行動。龍越和平中心秘書長夏衡芳說,龍越和平中心成立後,不斷接到協助尋親的訊息,這些尋找者和被尋找者並非普通的親人失聯或走失,而是與二戰時期的老兵有關,其中包括胡定遠。
今年春天,夏衡芳專程來台探望胡定遠。到他家時,天色已暗,這位離家逾四分之三世紀的老兵站在大開的門後等著他們。龍越和平中心工作人員形容:「老先生的身體好像都想要說話,但又不知從何說起。」
夏衡芳表示,在協尋老兵過程中,她時常聽到「你們來晚了」這樣的話。她驚覺年事已高的老兵多半已經等不起了,必須協助老兵與家人和時間賽跑。
協尋過程中,網路發揮了驚人的力量。夏衡芳說,接觸時,對回家既期待又害怕的胡定遠一直嘆氣說「找不到了、肯定找不到了」,因為就連「定遠」都是部隊長官為他取的名字;離家數十載,他對家鄉許多印象早已模糊,記憶中的家就只有一個舊址「四川瀘縣鳳凰6保2甲」。但胡定遠尋親的故事透過媒體和網路傳播開來後,10幾天後,胡定遠找到了親人,並於4月20日回到現在稱為「白米鎮龍灣村」的故鄉。
77年後重踏故土 耄耋老兵:我回來了
台灣自1987年開放老兵大陸探親以來,當年隨軍來到台灣的百萬老兵,許許多多已陸續回家探視了親人;但30年後的今天,仍有老兵因各種因素未曾踏上歸鄉路,就像胡定遠。這位61歲才結婚的老兵,老伴去世加上二次肝癌手術在即,思鄉情更切,才向兒孫輩透露了想家的心聲,但不少老兵卻是孑然一身。
夏衡芳說:「這些人都是龍越和平中心要服務的對象。」她提到,執行體系不夠完善是兩岸尋親的其中一項難題,但社會支持可補強體系的不足,胡定遠尋親過程中,許多人透過龍越和平中心的電子郵件信箱「xunqin@szlongyue.org」做出可觀貢獻。
4月回到魂牽夢縈的家鄉時,胡定遠的父母、兄姊早已去世多年,迎接他的是親姊姊的子孫輩,他只能以清香一炷告訴他們「我回來了」。
夏衡芳說,每個老兵背後都有一段血脈相連的親情故事,這些人、這些情也許和很多人的生活距離遙遠,但若歷史機運巧合不同,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老兵尋親故事中的主角。她希望時間留情,讓更多老兵找到至親,也盼望社會的溫情,減少歷史留下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