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比英國和瑞士還溫暖
北極的冬天一天 24小時都不會有太陽升起,這種「永夜」的現象會持續到 3月20日。
雖然現在太陽在北極還是沒有升起,但丹麥氣象研究所(Da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發現,北極這星期的氣溫已經高於零度的時間長度,是目前在北極冬天所觀測到最久的。
在格陵蘭本島最北邊的莫里斯.傑塞普角(Cape Morris Jessup)觀測站也發現,格陵蘭東部和北極中部今年 2月的平均氣溫,也比往年高了攝氏 15度,有時還比英國倫敦或瑞士蘇黎世還要溫暖。
今年三月,西伯利亞的最高溫來到攝氏 35度,這個數字高於歷年三月的最高溫平均值。
The extreme event continues to unfold in the high #Arctic today in response to a surge of moisture and "warmth"
— Zack Labe (@ZLabe) 2018年2月25日
2018 is well exceeding previous years (thin lines) for the month of February. 2018 is the red line. Average temperature is in white (https://t.co/kO5ufUWrKq) pic.twitter.com/cLeMxSxvWo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氣候學家拉貝(Zack Labe)在推特上放了這張北緯 80度以上的北極月均溫圖,圖中紅線為 2018年的數據,可以從圖中發現今年北極的氣溫比平常高了攝氏 20度左右。
2月連續9天破零度
丹麥氣象研究所表示,北極的氣溫在這十幾年來都持續上升中,只是在近幾年的變化特別極端。
今年是北極在過去 20年內第三次在 2月測得超過零度的氣溫,另外兩次分別是在 2011年和 2017年。但在 2011年或 2017年,高於零度的「最高溫」只有持續短短的幾個小時後,就會回到平均值。
而且,今年最「特別」的一點是,今年 2月在北極連續 9天測到高於零度的溫度,這是北極氣溫觀測史上最長的紀錄。
在格陵蘭島,今年就曾歷時 61小時氣溫高於零度,是過往紀錄的三倍之久。
北極熱浪來了
挪威極地研究(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的氣候學家格林漢(Robert Graham)表示,這波「北極熱浪」的原因和來自南方的暖風、海冰範圍縮小、海平面和海水溫度上升有關。
他表示,在過去也曾有來自南方的暖風吹向北極,但暖風來到北極的海冰時就會被海冰給冷卻降溫。但是現在,因為北極的海冰範圍萎縮,冷卻暖風的功力大不如前,再加上海平面和海水溫度不斷的上升,就會使得暖風可以吹到更北的位置到達北極圈。
北極冬天沒有冰
在阿拉斯加的迪奧梅德(Diomede),島上的居民發現今年的海岸線不太一樣:通常在二月放眼望去應該都還是海冰,今年看得到海浪可以拍打上岸。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工作人員馬賽斯(Jeremy Mathis)表示,去年他在北極航行了 25天,這是他研究北極多年以來第一次發現阿拉斯加的海域上沒有冰。他說:「這看起來不像北極。」
全球暖化分布不均
根據《衛報》的報導,雖然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 1度,但是在北極平均溫度卻上升了攝氏 3度。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發現,現在北極圈的海冰正以每十年13.2%的速率縮小。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製作的 1990-2015年、共 25年來北極圈海冰範圍變化。顏色越淺的部分代表海冰年資越長,顏色越深的部分是越近期才形成的海冰。
不是只有北極受影響
在過去,北極地區的氣溫通常會低於零下 10度,但現在高於零下 10度的「異常溫度」的紀錄變得很頻繁,還會維持更長的時間。最糟的是,北極暖化會連帶影響到全球的氣候異常。
賓州州立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Earth System Science Center)主任曼恩(Michael Mann)就說:「北極一直被視為領頭羊,因為人類造成的氣候暖化在北極地區惡性循環的效果會被放大。」他也提醒,北極現在正發出明確的警告。
歐洲:「東方野獸」寒流來襲
在北極暖化的另一方面,這幾天的整個歐洲都壟罩在來自西伯利亞的強烈寒流,這波寒流被歐洲媒體暱稱為「東方野獸」。像是在義大利羅馬、梵諦岡等在歐洲相對溫暖的國家,在這波「東方野獸」寒流的襲擊下,罕見地積雪。
全球暖化 南極的國王企鵝也遭殃
除了北極冬天的溫度上升之外,在南極也發現暖化造成的影響:暖化改變了南極動物們的生活方式。像是台灣人熟知的國王企鵝,就因為暖化讓「獵物」生活的範圍距離自己的築巢地越來越遠。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和史特拉斯堡大學的教授勒伯耶克(Céline Le Bohec)團隊的研究發現,700公里是國王企鵝們離巢獵捕食物的極限,只要距離一超過 700公里,在國王企鵝返家餵食企鵝寶寶之前,企鵝寶寶就已經餓死在巢裡了。
研究團隊認為,如果全球氣溫持續增加,總有一天國王企鵝們食物來源的南極鋒(Antarctic Polar Front, APF,富含各式魚類和烏賊的上升流)就有可能超過 700公里的覓食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