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唯一,也可能是最後
1950-1953年發生韓戰後,數以萬計的韓國家庭遭到拆散,從 1985年開始,南北韓政府就開始不定期舉辦讓兩韓部分家庭可以團聚的短暫見面會,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樣的會面可能是唯一、甚至是最後一次看到彼此。
喜悅與悲傷交雜
本周一(20),在暌違 3年後,南北韓再次舉辦了見面會。
喜悅、悲傷、難以置信,這大概可以總結見面會當下的氛圍。有些人一見面後,除了緊緊地相擁,用力揉搓彼此的臉頰、手掌外,就再也說不出任何話。
活了這麼久 總算有這天
今年 86歲的楚慧度(Cho Hye-do,音譯)和 75歲的弟弟楚度載(Cho Do-jae,音譯)和住在北韓、今年 89歲的大姊楚善度(Cho Sun-do,音譯)見面時,楚慧度欣慰地說道:「我還記得你就是長得這麼美麗。」楚善度則回應道:「活了這麼久,我總算可以見到你了。」
本來已經放棄
今年 92歲的李金石(Lee Keum-seom,音譯)在韓戰時逃到南韓,卻發現她的丈夫與 4歲的兒子李尚哲(Ri Sang-chol)沒能逃過來。現在,李金石終於和已經 71歲的兒子見到面,她說:「當時我想,大概只有到戰爭結束,我才有辦法再見到他們了,我本來已經放棄了。」
「我從來沒想到會有這一天。我甚至不知道他是生是死。」
不是每個人都會參加
南韓統一部表示,這次見面會一共安排了 88個家庭會面,再加上連帶的親戚,南韓一共有 469人、北韓有 128人參加。
BBC指出,其實南北韓兩方一開始都選出 100個家庭來會面,但有些人在發現自己想見的親人去世後,就放棄參加了;有些人則是因為健康因素,在最後一刻退出見面會。
他們在跟時間賽跑
這樣的現象也反映出對這些遭到戰爭分離的家庭來說,他們已經快沒時間了,許多人在言談間也都提到這一點。一如今年 76歲的李宗盛(Lee Jong-seong,音譯)在確定獲選、能和住在北韓的哥哥見面後,他就說:「我想我會跟我哥哥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你還活著』。」
帶大家到北韓見面
南韓是在上周日(19),先讓參加者在南韓束草市的韓華度假村集合,隔天再搭著巴士穿越南北韓非軍事區(DemilitarizedZone,DMZ),抵達北韓的金剛山度假村。隨行的醫生、護士則在現場架設起緊急醫療中心。
待三天 見面總時數不到一天
雖然這場見面會將舉辦 3天,但他們一共只有 11個小時可以跟彼此相處,大部分的會面過程也都受到嚴密監視。許多住在南韓的人則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衣物、藥品、食物給住在北韓的親人,希望能彌補他們日常物資不足的問題。
要辦不辦 看政府
從 1985年到現在,南北韓政府一共舉辦了 20場見面會,但舉辦的頻率完全視兩韓之間的關係而定,像這次的見面會可以談成,就是源於今年 4月的南北韓領導人高峰會。
過半數的人都80歲了
截至今年 7月的統計,在韓戰過後,一共有 13萬2,603人與其家人分離,其中有 7萬5,741人在未能見到遠方親人的情況下去世,另外 5萬6,862人仍活在世上。此外,整體來說,有 22%的人年齡為 70-79歲、41%的人年齡為 80-89歲、21%的人年齡為 90歲以上,僅有 15%的人年齡不到 60歲。
而以南韓挑選參加見面會的申請者來說,他們會先根據申請者的年齡、想見親人的親等、過去有沒有參加過見面會等條件篩選,在把人數降至 500人後,再隨機抽選出 100個參加者。
難過的多數
從這樣的數字中,不難猜到除了鎂光燈前一片令人動容的畫面,那些次次申請、次次都沒辦法參加見面會的人,其實才是大多數人的縮影。
希望可以再見一面
住在南韓、今年 85歲的鄭基賢(Jung Kea-hyun,音譯)也是因為戰爭與兄弟分離的其中一人,儘管他每一次都有申請參加見面會,卻都沒辦法如願。
「我好渴望可以再見到他們,」鄭基賢說:「那些再見到家人的人都會痛哭流涕。我也常為此哭泣。」
在鄰近的地方傳情
這一次,鄭基賢雖然沒辦法參加見面會,但是他決定到靠近南北韓非軍事區的板門店(Panmunjom),在那裡的寺廟,透過傳統儀式來表達自己的思念。
「與自己的家人分散是很難想像的一件事,」鄭基賢說:「我想要的不僅是一次會面,我希望可以知道誰還活著,只要知道他們還活著就好。如果可以的話,能夠書信往來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