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腸道細菌中找到酶
本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美國化學協會的記者會上宣布,他們在腸道細菌中找到了一種能將其他血型轉換為O型血的酶。
成功將A型血轉換成O型血
首先,研究團隊從人類的糞便中收集腸道細菌,隨後拿到實驗室培養腸道細菌中的酶,然後把酶應用到A型血上,成功地將A型血轉換成了O型血。
移除紅血球上的抗原
負責帶領研究的生化系教授惠勒(Stephen Withers)表示:「實驗背後的概念是這樣的:如果你可以移除紅血球上的A抗原和B抗原,就可以把A型血或B型血轉換成O型血。」
在這部影片中,簡單地講述了研究團隊發現的腸道細菌酶如何將非O型血轉換為O型血。
O型血是通用血型
目前,人類血型分為A、B、AB和O四種。其中,O型血的紅血球表面沒有抗原,讓它可以和其他血型的血液相容,不像其他血型的紅血球上帶有特定抗原。因此,O型血可以供非O型血的病患輸血,而不用擔心接受輸血者體內出現排斥反應。
避免病患出現排斥反應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都在思考,怎麼把其他血型紅血球上的抗原移除,要是能順利移除,就不用擔心輸血給病患時發生血液因為血型不同,產生不相容的問題。
早期不夠有效率
而早在1990年代初,就有一份研究顯示,利用不同的酶可以順利把紅血球表面的抗原給移除,但是,惠勒教授說:「當時的過程不夠有效率,需要的酶太多,而且無法成功將A型血轉換成O型血。」
新酶效率高了30倍
現在,透過研究團隊培養的腸道細菌酶,比當初利用的酶效率高了 30倍,「這代表我們只要用比其他酶少 30倍的量就可以達到效果」。
用越少酶越好
惠勒教授接著提到,另一個比較不那麼明顯,但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當人們把轉換完成的O型血輸進人體時,要先把之前加入血液中除抗原的酶去掉,以免人體對用來除抗原的酶產生排斥反應,「因此,我們用越少酶,我們要移除的物質就越少」。
一點小不同 帶來大影響
來自加拿大血液研究中心、沒有參與研究的病理學博士迪瓦恩(Dana Devine)評論到,惠勒研究團隊的發現,乍看之下和先前的研究只有一點不同,但就是這點差異導致先前的研究不成功。
過去成本太昂貴
迪瓦恩博士說:「他(惠勒)可能已經發現如何用更少量的酶就能讓這個過程更有效也更快,如此一來成本也能更便宜。其實,2000年代初期就已經有研究人員這麼做,但是當時他們需要大量的酶,而且很可能因為成本太貴被喊停。」
解決緊急輸血危機
現在,這份新的研究或許能幫助醫護人員面對缺血危機。在緊急情況下,醫護人員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檢驗傷患的血型,這時他們往往會使用通用血型O型血來輸血。要是能靠新發現的酶快速地將其他血型的血轉換為O型血,就能在危急狀況下順利輸血給病患。
還需要做很多次臨床實驗
接下來,透過加拿大血液服務的協助,惠勒的研究團隊會再做更多次血液實驗,確保在臨床實驗前能更了解其中的機制。
惠勒博士說:「很明顯,下個階段的研究全部和安全有關,我們得確保這麼做不會造成任何疏忽。」
「當然,這份研究還得經過很多次的臨床實驗,確保不會產生任何不利的後果,但現在看來非常可行。」
加點酶就能轉換成O型血
「這種酶在所有血型的血液中都行得通,所以未來說不定你會看到在抽血時,把這種酶放在血袋裡,當抽好的血被拿去儲藏時,酶就會自己開始發揮功效(把血液轉換為O型血)了。」
延伸閱讀:《輸年輕人血防老化? 美國新創公司惹議》
《數十年捐了1,173次血 澳洲「擁有黃金手臂的男人」退役》
參考資料:
01 A bacteria found in poop could be the solution to the blood shortage crisis
02 Human gut contains ‘promising enzyme’ to create universal blood – research
03 Gut bug enzyme turns blood into typ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