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走完最後一程 跨越宗教的臨床宗教師

在日本 311大地震之後,有一群不分宗教信仰和教派的「臨床宗教師」,穿梭在醫院的安寧病房陪伴臨終病患們……

文章插圖

從311日本大地震開始

2011年日本 311大地震發生後,日本境內各個宗教團體紛紛前往醫院和災區,陪伴受害者家屬走過傷痛。隔年,日本東北大學、龍谷大學等大學陸續成立「臨床宗教師」培訓課程(養成講座),讓「臨床宗教師」成為一項專業。

今年 3月,日本臨床宗教師協會正式實施「臨床宗教師」認證制度,目前在日本境內已有 146名臨床宗教師獲得認證。

跨越宗教和教派

繼承 311東日本大地震的精神,日本的臨床宗教師至今依舊主打跨越宗教與教派,負責提供臨終病患與家屬心理層面的慰藉,但不得傳教。

目前臨床宗教師雖然以佛教僧侶居多,但也有神道教的神主(相當於祭司)或牧師等神職人員加入。另有一說是「臨床宗教師」的原形即為基督教在各個機構提供宗教服務的特遣牧師(chaplain)。

圖為 2017年5月,在上尾中央綜合病院舉辦「臨床宗教師咖啡廳」時,工作人員和「臨床宗教師咖啡廳」招牌合影。

一個月兩次的「臨床宗教師咖啡廳」

在琦玉縣上尾市的上尾中央綜合病院安寧病房,每個月會舉辦兩次「臨床宗教師咖啡廳」(Cafe de Monk,カフェデモンク)的活動,一場約 2小時。

每當這個時候,醫院的休息區就會聚集修道士和僧侶們,等待臨終病患與家屬前來分享自己對於生死的迷惘。如果是行動不便的病患,臨床宗教師們也能進到安寧病房傾聽。

對話從生活開始

佛教真言宗的臨床宗教師井川裕覺說,對話內容通常都是從日常生活開始,聊聊天氣、孫子來醫院探病,或提到「自己得到了沒有辦好治好的病,我為什麼會得到這種病呢」這些問題,以及人生走到最後還有哪些事來不及做、自己還想活下去等等。

這支影片的開頭即為臨床宗教師井川裕覺和患者加藤弘海在病房裡的對話,在影片最後出現的女性是加藤弘海的女兒鈴木高子。

不發一語  只能傾聽

7月19日,井川接受記者採訪的那天和癌末病患加藤弘海聊了一小段時間。當加藤先生和井川提到,自己的病沒辦法醫好,與其等死還不如早點死時,井川沉默了一段時間,沒有回應加藤先生。

事後井川解釋道,當時加藤想知道到底該怎麼做才好,但自己並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才好、也沒有辦法想到答案,就只能在加藤旁邊傾聽。

表情變得平靜

加藤先生的女兒鈴木高子則說,自從有了「臨床宗教師咖啡廳」之後,父親的表情變得比較平靜,還會做一些佛珠說要送給孫子們當作禮物,孩子們也會說阿公今天的氣色看起來很不錯。

圖為 2014年6月,日本青森縣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舉辦「臨床宗教師咖啡廳」相片展時,在展場內擺放了一塊「臨床宗教師咖啡廳」招牌。

當時在美術館外特別找來臨床宗教師,讓遊客能親身體驗看看「臨床宗教師咖啡廳」。

「有想說的話就說出來吧」

另一位臨床宗教師菅原耀(佛教淨土真宗)負責陪伴的癌末病患曾說,她知道醫生對自己很好,但卻和醫生說了:「快讓我離開這個世間吧」這種很過分的話,想聽聽菅原的意見該怎麼辦。

當時菅原回應道:「我覺得將自己很難受的心情說出來很重要,有想說的話就說出來吧!」

希望有人能探望

菅原說:「我雖然知道在現實上幾乎沒有我能做的事情,我不能像醫生或護士那樣執行醫療行為,我只能陪伴在病患身旁。即使是這樣,他們還是希望我能去看看他們。只要有人需要傾聽,我就會想去陪他們。」

圖為 2017年5月,關東臨床宗教師會舉辦的「臨床宗教師咖啡廳」一景。

填補醫療人員的不足

上尾中央綜合病院腫瘤內科醫生黑坂夏美說,安寧病房希望能讓臨終病患感受到能活著是件好事,但在醫院裡工作的醫護人員實在太忙,沒有辦法傾聽病患訴苦,這時臨床宗教師的出現就能填補這個空缺。

一個是剛  一個是柔

千葉縣鎌谷市一家居家照顧診所的院長細田亮也說,面對癌末的病患,醫生很難帶給病患們希望,只能告訴患者後續療程這種客觀的事實,「如果醫療人員代表著『剛』,那麼臨床宗教師就是『柔』了」。

這是本月 5號,在九州熊本縣益城町舉辦的「臨床宗教師咖啡廳」活動照,益城町是 2016年九州大地震災區。

臨床宗教師作為一種專業

東北大學的宗教學教授鈴木岩弓認為,臨床宗教師除了本身的宗教信仰外,還需要具備高度專業的知識,才能成為一名臨床宗教師,這也是為什麼陸續有大學開設臨床宗教師講座的原因。

不同宗教立場該如何回應

鈴木教授提到,不同的宗教對於生死都有自己一套看法,即使是同一個宗教的不同教派,在作法上也會有所不同。作為一位臨床宗教師,一定會遇到和自己信仰不同的人,這時候該如何回應,又不能傳教就很重要。

圖為 2017年5月,東北大學舉辦的臨床宗教師講座前往 311大地震災區宮城縣石卷市研習。19名參加者當中涵蓋佛教 9個教派與神道教、天理教與基督教。

了解對方的思考方式

鈴木教授舉例道,佛教淨土真宗不相信靈魂的存在,如果當對方說到人死後會變成魂魄時,臨床宗教師也不能說「靈魂是不存在的」這種話,這就算是在傳教。

這個時候臨床心理師應該了解對方的思考方式,可以接著問:「那你覺得靈魂是什麼呢?」,這也是一種傾聽的方式。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