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年前,OK是這樣誕生的

「你覺得這樣O不OK?」、「我覺得OK」......無論何時何地,要聽到OK這個詞一點也不難,就算在非英語世界中也一樣。不過,你有好奇過OK是怎麼來的嗎?

文章插圖

「好」、「可以」、「我知道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常用到OK這個詞,無論是表達「好」、「可以」、「我知道了」都可以用OK。在書寫上,圓圓的O搭配直挺挺的K更是讓OK這個詞在文字海中脫穎而出。此外,不管你說什麼語言,要發出OK的音一點也不難,這也是OK可以風行在不同文化世界的原因之一。

然而,你會不會好奇,OK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1830年代,愛用縮寫的波士頓

說起OK的歷史,就得先回到 1830年代的美國。當時在麻州的波士頓掀起了一股愛用縮寫的風潮,就像我們今天用OMG代表Oh My God(我的天)、用LOL代表Laugh Out Loud(大聲笑)一樣,當時的人們喜歡用縮寫,而且喜歡故意用拼錯的縮寫。舉例來說,人們會用KG代表Know Go(No Go,不要去)、OW代表Oll Write(All Right,好)等等。

文章插圖

回到180年前那一天

1839年3月23日,第一次紀錄有案的OK在《波士頓晨間郵報》登場了,這份報紙上刊載了OK,用來代表Oll Korrect(All Correct,沒錯)。而OK厲害的地方在,它並不像那個年代的其他縮寫一樣,流行一時後就銷聲匿跡,而是一路被使用到現在,成了全球最常用的單字之一,而這或許可以歸功於美國第八屆總統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和電報的發明。

美國總統大選宣傳戰

1840年,美國第八屆總統的范布倫正在競選尋求連任,希望可以打敗對手哈瑞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

「投給OK就OK」

在宣傳策略上,范布倫決定用自己的暱稱「Old Kinderhook」大作文章,這個名字來自他的出生地──紐約州哥倫比亞縣的Kinderhook鎮。為了好記,范布倫的支持者開始叫范布倫OK,並且還在全美各地組了OK俱樂部幫范布倫拉票,諸如「投給OK就OK」這樣的口號也冒了出來。

大開OK的玩笑

然而,范布倫的對手哈瑞森的支持者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開始大開OK的玩笑,說OK代表out of kash(沒錢)、out of karacter(沒品)、orful katastrophe(糟糕災難)等等。

嘲笑前總統不會拼字

除此之外,反對范布倫的民眾還開起了范布倫的前任──第七屆美國總統傑克森(Andrew Jackson)的玩笑,嘲笑他不會拼字,所以會在看過的文件標記縮寫OK,而非拼出正確的字彙。

文章插圖

電報讓黑掉的OK逆轉勝

1844年,電報的出現讓原本已經有點黑掉的OK逆轉勝。當時,電報員因為OK很好打的關係,所以會用OK代表收到訊息,久而久之成了慣例,OK也繼續出現在民眾的生活中。

然而,OK為什麼有不可替代性,並且在 180年後的今天仍這麼「好用」呢?

背後不帶價值判斷

著有《OK:美國最偉大字彙不可思議的故事》(暫譯,OK: The Improbable Story of America's Greatest Word.)一書的語言學教授麥特卡爾夫(Allan Metcalf)表示,這或許跟OK的中性、背後不帶價值判斷有關。

舉例來說:

A:我們下午見個面吧!
B:OK。

A:我們下午見個面吧!
B:好呀!(Wonderful!)

就可以感受到OK的妙不可言。

文章插圖

集體失憶  OK是大家的

再來,麥特卡爾夫教授提到,OK的成功奠基於幾乎全世界對OK的起源都得了失憶症,忘了OK來自 19世紀早期的美國,如此一來,每個族群和部落都可以聲稱自己的母語是OK的起源。

舉例來說,有人會說OK來自德語alles korrekt或是Ober-Kommando;來自美洲原民喬克托(Chocktaw)族語okeh;來自蘇格蘭語的och aye;來自沃洛夫語(Wolof)的waw kay;來自希臘語的olla kalla;來自拉丁語的omnes korrecta。

關於上述說法,不管你覺得O不OK,或許都是讓OK在 180年後的今天依舊繼續風行的原因吧!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