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變 vs. 白化症
這頭長頸鹿之所以會一身白是受到「白變」(leucistic)影響,這跟白化症(albinism)不太一樣。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介紹,患有白化症的動物是缺乏合成黑色素必要的酵素,其帶來的影響是全身性的,且牠們眼睛只能反映出眼底層微血管顏色的紅色。
白變則是該動物的體表色素細胞有缺陷,儘管牠們用來合成色素的酶都很健全,卻在特定部位沒辦法合成或累積色素,這些動物的眼睛會呈現該物種一般的眼睛顏色。
因為外貌 容易被盯上
這些患有白化症或白變的動物不僅外型顯眼而格外容易成為盜獵者的目標,也因為有些地方會把白子、白變動物視為一種「藥材」,讓牠們更容易成為追捕對象。
事實上,自從今年 3月,「伊夏克比尼—希洛拉保育園區」發現一隻母的白色長頸鹿和牠的孩子被盜獵者殺害後,這隻公的白色長頸鹿就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白色長頸鹿了。
2017年,這對長頸鹿母子被拍攝下來時,曾引起許多人的熱烈討論。
曾經 這裡有三隻白色長頸鹿
「伊夏克比尼—希洛拉保育園區」第一次傳出發現白色長頸鹿的消息是在 2016年3月,一直到 2017年9月,園方不僅錄到了這隻長頸鹿的身影,還拍到了牠和一隻 7個月大的白色小長頸鹿在草地上悠遊的身影,他們相信包含不在鏡頭中的白色公長頸鹿,這裡一共有三隻白色長頸鹿——消息傳出後不僅引起媒體爭相報導,也有許多觀光客湧來尋找這一家三口的身影。
被發現時 已斷氣四個月
但好景不常,今年 3月,肯亞野生生物服務署接獲園方通報,表示園區裡已經好一陣子沒看到白色長頸鹿的身影了。在肯亞野生生物服務署展開搜索後,僅看到白色長頸鹿母子的屍骨,看起來已經被盜獵者殺害至少 4個月。這才讓園方決定幫碩果僅存的白色公長頸鹿戴上GPS保平安。
Omo, the white #giraffe, seen in February in Tarangire. She is one of the stars of our massive Masai giraffe...
由 Taasisi Asilia ya Pori - Wild Nature Institute 發佈於 2019年3月1日 星期五
在坦尚尼亞也有一隻白色長頸鹿「歐莫」,隨著年紀增長,牠的班紋比之前還要明顯得多。
坦尚尼亞 也有一隻
雖然該園區相信這隻白長頸鹿是世界上最後一隻白色長頸鹿。不過在 2015年,坦尚尼亞國家公園也有發現一隻白色長頸鹿,並將之取名為歐莫(Omo),非營利組織「野生動物機構」每年如果有捕捉到歐莫的身影時都會在Facebook上分享牠的近況。
數學上來說 不算罕見
「野生動物機構」的長頸鹿專家德瑞克(Derek Lee)在受訪時指出,他們曾根據過去的資料分析,評估大概每兩萬隻長頸鹿就會有一隻白色長頸鹿,因此以數學上來說白色長頸鹿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罕見——話雖如此,根據非洲野生動物基金會(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的資料,現在全球大概有 6萬8,293隻長頸鹿,其數量在這三十年間減少了大約 40%,因此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物種」(VU)。
如果有選擇 不會這麼做
德瑞克便指出,白色長頸鹿和一般長頸鹿面臨的窘境並沒有什麼不同,都因為牠們的毛皮、肉骨、尾巴成為被盜獵者覬覦的目標——就算當局已經禁止狩獵長頸鹿也一樣。
談起如何改善現狀,德瑞克認為改善經濟狀況可能是最直接也最根本的辦法,他說:「盜獵還能存在,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能賺錢......那些盜獵者知道自己在做的不是什麼乾淨事,如果你跟他們說:『我給你比較少的錢,但你可以靠著合法的收入過活。』他們是會答應的。」
上線時間:2020/11/19
增修時間:2020/11/20 修正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