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會腳麻,同情會心麻
大約3年前,在一份研究「護理師的職業倦怠」報告中,為了精確地描述護理師「失去照護、滋養他人能力」的狀態,首次提出了「同情疲勞」(compassion fatigue)一詞。
杜蘭大學(the Tulane University)創傷學研究所(Traumatology Institute)教授查爾斯.菲格利(Charles Figley) 如此描述、定義「同情疲勞」:「因為長期且密集地身處需要全力投注精神,日復一日地進行高強度的照顧環境,而導致(照顧者)無論在生理上、情感上還是精神上感到倦怠或疲乏。」
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身體、心理狀態與情緒等,承受了超過一己所能負荷的壓力,甚至經歷創傷,導致疲勞與無力感持續累積。可以說「同情疲勞」即是一種「照顧的代價」。
The Whole World Is at Risk for 'Compassion Fatigue' https://t.co/ixO3gTLA6D. Those at risk of CF continue to expand to all of us can experience and express compassion. Can and will. . .
若有以下症頭,請好好照顧你的心
「同情疲勞」的主要症狀便是:面對受照顧者的苦痛時,感到無助、無力,不只是對於工作上的要求感到不知所措,最大的問題在於,因同情疲勞而造成同理心與感性鈍化,導致對於周遭狀況感到疏離、缺乏耐心,也無法在工作上找到成就感和快樂。
除了職場工作狀態,影響也蔓延至個人,例如對生活感到麻木、無望,感覺被孤立,同時伴隨了易怒、失眠,記憶力或專注力下降等狀況。
「同情疲勞」和「職業倦怠」有何差別?
2022年5月,日本神戶市甲南醫療中心,一位26歲的住院醫生高島真吾自殺身亡。根據其家人委託的律師表示,在他去世前一個月超時工作了超過207小時,已經3個月沒有休假。
根據NHK報導,雖院方對本起事件的所有指控皆否認,但政府勞動部門調查結果,高島醫生在3個月內,每月平均加班時數達185小時,遠超過日本政府對工傷的標準。母親對兒子想要成為醫生拯救病人,卻不幸走上絕路,感到悲痛,希望能重視醫護工作環境,並呼籲改變日本長期以來的過勞文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說明:「職業倦怠」的症狀是精疲力竭的感受,因工作而感到厭世、負面、疏離,以及工作的效率與成果減退。《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s)評選為2022-2023全美醫院排名第一的妙佑醫院(Mayo Clinic)將倦怠定義為「一種身體、情感與精神的疲憊狀態,伴隨著一個人對自己能力與工作價值的懷疑。」因工作需求與完成工作所需資源長期失衡等原因,導致的工作成果一直不如預期,長期累積的工作壓力無法獲得解決。
「職業倦怠」和「同情疲勞」都是因工作、職業所導致的狀態,儘管情狀有些相似,但事實上兩者還是有很大差異,若就這樣輕易地劃上等號,便輕忽了照顧者心境上的感受。
平平是倦怠,但苦悶各不同
「同情疲勞」則是一種間接性創傷壓力(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因長時間承接他人的痛苦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可能是工作壓力的一部分,還包含了同情壓力(compassion stress)
因此,兩者間最大的不同,在於「同情疲勞」發生的原因,可能會與「創傷」連結。也就是說,照顧者們雖然會經歷職業倦怠,但不是所有照顧者的職業倦怠都會上升至「同情疲勞」的層次。
若照顧者長期處在必須接觸到各類創傷的環境中,又沒有得到適當的輔助或是調適空間,便有可能導致「職業倦怠」的情狀加劇,進入問題更深、更複雜的「同情疲勞」狀態。
辛苦了,你是一個好人
美國醫療資訊網站WebMd報導指出,同情疲勞的狀態不僅只發生於護理師,還會影響任何從事醫療、護理行業的人,包括醫生、急救人員、臨終關懷人員、警察、消防員、心理師以及獸醫等,從事治療或幫助他人,提供服務的職業,長期都有可能經歷「同情疲勞」。
美國一位婚姻與家庭心理師凱莉.柯林斯(Kelli Collins)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驗。身為一位心理師,凱莉剛開始執業時,非常積極地想要幫助他人,然而長久下來,她發現並非所有事情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這讓她開始對身旁的親朋好友感到不耐煩、睡眠時間被影響、甚至開始思考轉職。
「身為一位心理師,我以為自己的職責就是要無止盡地同理與共情,然而這反而顯現出我的失職。真正合格的心理師不該無條件地將他人的需求擺在第一,而是需要照顧到自己的情緒,並認識到自己的極限。」
凱莉現在在一間非營利組織Comfort Zone Camp工作,主要任務為陪伴失去親人的孩童經歷哀悼過程,幫助他們走出傷痛,並過上更充實的生活。因自己曾走過「同情疲勞」的低谷,凱莉現在已清楚意識到,不能讓工作填滿生活,仍必須要留時間給自己,透過與家人交流來好好「充電」。
Welcome to @ComfortZoneCamp, a free nationwide bereavement camp for children who have lost an immediate family member. We invite you to watch our video below. To sign a child up for camp, or to become a volunteer, visit our website at https://t.co/SaCRz4vjPp.#GrieveHealGrow pic.twitter.com/JcGmFYTmOB
「經歷『同情疲勞』不代表你缺乏照顧人、幫助人的能力,」Comfort Zone Camp的創辦人兼CEO琳.休斯(Lynne Hughes)表示:「這只是代表你心中『照顧他人』和『照顧自己』的天秤已經失衡。」
「所有照顧者都必須意識到,必須將對他人的照顧同樣地延伸到自己身上;如此一來,那份想要幫助他人、同情他人的初心與熱忱,才不會被消耗殆盡。」
凱莉和琳也提醒,除了專業的照顧者以外,一般人其實也會經歷同情疲勞,畢竟「同情」是人的天性。例如,長期在新聞上看到戰爭或天災的新聞,每天回家路過無家可歸的街友,得知流浪動物之家客滿並要開始安樂死的消息,甚至是更廣泛的想到全球暖化問題、種族問題、性別問題——共感能力較強的人,能夠感受、同理他人的痛苦,同情他人處境者,都有可能會經歷「同情疲勞」,因為無力感而逐漸變得麻木、疏離、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