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啤酒酸甜苦的秘密 科學家聯手AI,釀出更好喝的比利時啤酒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文/ Chris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根據外媒報導,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的科學家正在用人工智慧啤酒變得更好喝!

一樣啤酒,百樣分子

該研究主持人魯汶天主教大學維斯特彭(Kevin Verstrepen)教授表示,人類形成嗅覺的過程其實非常錯綜複雜,但人工智慧能有助於釐清這段關係,他表示不管是啤酒還是食物,裡面都含有數以百計的香氣分子,人類在吃喝時會透過大腦,把香氣分子所帶來的訊號整合成一個完整的感官印象。

但複雜的地方就在於,這些香氣分子彼此之間也會產生交互作用,所以我們腦中對其中一種香氣味道形成印象,很大部份也取決於其他成分的濃度高低。

維斯特彭教授決定專攻啤酒領域,分析了250款市售比利時啤酒的化學成分,涵蓋拉格、水果啤酒、金色艾爾、法蘭德斯酸愛爾,以及無酒精啤酒等22種主要風格啤酒。包括酒精含量、酸鹼值、糖濃度,以及200多種影響風味的化合物存在與否及其濃度,例如酵母釀造過程中產生的酯類,以及啤酒花釋放的萜烯類等等,都成了這項研究的分析變因。

文章插圖

找出消費者的心頭好

此外他們還做了非常多的功夫,首先組成16位成員的品飲小組,花了三年的時間,品嚐並為每一款啤酒的50種不同面向評分,例如啤酒花風味、甜味和酸度等,同時也從網路平台蒐集了18萬條針對不同啤酒的評論。

接著研究團隊使用這些收集來的資料,透過機器學習分析啤酒成分組成,來預測口感與消費者的的接受度。最後他們還真的「實作」,透過研究結果一款現有的商業啤酒加入乳酸、甘油等成分,成功提升了這款啤酒在甜味、醇厚度和整體喜好等指標上的表現。

文章插圖

釀酒師的真功夫依然重要

研究也發現,雖然消費者對啤酒的喜好程度會受到價格等因素影響,導致和專業品飲小組的評分有些差異;但在其他特性,如苦味、甜味、酒精濃度和麥芽香氣的評分和評論上,兩者的看法相當接近,可以說不管是品飲小組、消費者資料,都十分接近真實的市場情況。

維斯特彭教授補充,啤酒內的化學物質,稍微一點點濃度變化就會造成口味上的巨大影響。特別是當多種成分同時改變時,像是某些傳統上被認為不好喝的成分,如果濃度夠低,搭配其他香味化合物一起出現,反而可能是加分的。

不過大家大可放心,AI不會撼動啤酒業的豐厚底蘊!因為維斯特彭特別強調,釀酒師的技藝仍不可或缺,

「人工智慧模型可以預測出哪些化學變化讓啤酒變好喝,但從配方到釀造流程,全都仍須仰賴釀酒師的真功夫才能實現。」

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logo

Inside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INSIDE是台灣科技媒體領導品牌,成立於2009年11月,係由一群熱愛網路的人所成立的共筆部落格。我們專注於觀察創新、科技、新媒體與網路的趨勢發展,報導新創公司、創業家、網站、行動平台、社群媒體、行銷與數位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