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地球日曆】「羅塞塔石碑是我們的!」埃及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鎮館之寶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當地球自轉一周時,人類的歷史又會往前推一天。DQ地球日曆,帶你逆時鐘回顧過去的今天,發生在地球上的大小事。

文章插圖

「羅塞塔石碑」是拿破崙先挖到的

1799年7月15日,拿破崙軍隊遠征埃及,隨行的考古隊意外在開羅西邊的羅塞塔(Rosetta)挖到一個黑色閃長岩質的石碑,他們一眼就看出這個石碑的重要性,便把它送往拿破崙設立在開羅的古埃及研究所,也讓歐洲興起一股古埃及熱。

1801年,英國在亞歷山大戰中擊敗了法軍,控制整個埃及,並依《亞歷山大條約》將法國在埃及搜括的文物,全都列為戰利品運回英國。雖然英法雙方曾爭論羅塞塔石碑歸屬權,但整個歷史中最無辜的,卻是毫無發言權的埃及。

作為破譯古埃及象形文字最重要的關鍵文物,讓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足足被推進2000年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一直以來都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同時也是最受爭議的文物之一。

文章插圖

一點也不「英國」的大英博物館

博物館文物的歸還問題,一直都是國際間爭論的話題。作為館藏超過800萬件歷史文物的大英博物館,其館內許多文物更被嘲諷是展示「帝國戰利品」的贓物博物館,而且一點也不「英國」,只因多數的館藏都是大英帝國殖民時代,從世界各地掠奪而來的。包括智利復活節島的摩艾石、希臘的帕德嫩神廟石雕,都是該國政府長年來試圖向大英博物館「討回」的文物。

然而大英博物館卻對羅塞塔石碑展現異常的沉默。在其官方網站上,有一欄「受爭議物品」的列表,名列帕德嫩神廟石雕、摩艾石、貝寧青銅器等館內的爭議收藏,但這份名單中卻不見羅塞塔石碑的身影。十幾年來,埃及政府和人民不斷要求歸還羅塞塔石碑,英國政府和博物館卻始終無視。

文章插圖

埃及:羅塞塔石碑是我們的!

2022年,由埃及考古學者所領導的「歸還拉希德」(Repatriate Rashid)運動,要求將包括羅塞塔石碑在內、共17件作為「戰利品」被掠奪的文物歸還給埃及,該團體表示:「當年埃及並未簽署《亞歷山大條約》,且該條約本身違反國際法。羅塞塔石碑至今仍被展示在大英博物館,是將殖民暴力正當化,」

「我們無法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糾正它。」

同年,前埃及文物部長、知名埃及學者扎希哈瓦斯(Zahi Hawass)也曾發起發起請願運動,要求英國歸還羅塞塔石碑,以及目前收藏於法國羅浮宮的丹達臘黃道帶(Dendera Zodiac ceiling)。

哈瓦斯表示,羅塞塔石碑是殖民者「無權擁有」的物品,是在帝國主義盛行時期所簽的《亞歷山大條約》下被強行贈與英國,「我相信人民的力量,能讓石碑回家,因為羅塞塔石碑是是我們埃及人身分的象徵。」

大英:尚未收到埃及要求歸還的申請

對於埃及的連署要求,大英博物館發言人表示,尚未收到埃及政府提出歸還文物的官方要求,也不會對學者的意見發表評論。但根據《1963年博物館法》(The British Museum Act 1963),館方無法主動將該物件歸還。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與埃及觀光與文物部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大英博物館董事會主席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認為,該館收藏的價值在於體現「人類共通性」的敘事,但他也表示博物館願意展開對話,以確保所有相關方都能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文章插圖

借放?什麼時候歸還?

近幾年,昔日的歐洲列強紛紛選擇讓古物們「回老家」。包括法國德國以及英國霍尼曼博物館(Horniman Museum),都宣布將殖民時期掠奪的文物歸還西非的貝南以及奈及利亞。但作為藏有全世界最大量貝南青銅器的大英博物館,至今仍未做出任何回應。

根據《BBC》報導,前英國文化部長艾德·維濟(Ed Vaizey)曾在上議院提議修改《國家遺產法》。儘管英國政府目前無意推動修法,維濟仍將出任一個致力於推動雕塑歸還希臘的機構董事會主席。這些被「借放」在大英博物館的文物去留,勢必又將會再次掀起一波熱烈討論。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