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遇害點燃墨西哥Z世代怒火:暴力、腐敗與對政府不信任的示威在街頭蔓延

地球一瞬,世界各地正發生這些大小事。

註:本文為單一事件快訊報導,非深度文章

文章插圖

 11月15日星期六,墨西哥各城市街頭湧現大量示威者,他們高舉反暴力、反腐敗的訴求,參與由「墨西哥Z世代」(Generation Z Mexico)發起的全國性抗議。原本訴求和平的遊行在墨西哥城急轉直下,一小群蒙面者拆除國家宮(National Palace)周圍的圍欄,引來鎮暴警察施放催淚瓦斯。隨後,警方與示威者在佐卡洛廣場爆發追逐與推擠衝突。《宇宙報》(El Universal)指出,有警力在驅離行動中投擲石塊並強制清場,使傷亡人數不斷增加。

根據墨西哥城公共安全部長巴勃羅.瓦斯奎茲(Pablo Vazquez)的統計,至少120 人受傷,其中100人為警察,40名警員因傷勢較重送醫。另有20名平民受傷,20人遭逮捕,另有20人因行政違規被移送處理。

亡靈節槍聲引爆的世代怒火

這波大型示威的導火索是烏魯阿潘(Uruapan)市長卡洛斯.曼索(Carlos Manzo)遇害的事件。11月1日,曼索在亡靈節(Day of the Dead)活動上遭當眾槍殺,他以敢於公開批評當地販毒集團、要求政府採取更果斷的行動而受到支持。他的死成為許多人心中對暴力與無力感的象徵。

來自帕茲夸羅(Patzcuaro)的65歲房地產仲介蘿莎.瑪麗亞.阿維拉(Rosa Maria Avila)悲憤地說:「國家正在死去。他被殺,是因為他敢派警察上山對抗罪犯,他有勇氣面對他們。」許多支持者戴上象徵曼索政治運動的草帽,舉起「我們都是卡洛斯.曼索」的標語走上街頭,讓他的名字成為這場抗議的核心象徵。

高支持率的女總統 動盪中的治理考驗

2024年10月,墨西哥首位女性總統克勞迪婭.謝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上任;根據《FRANCE24》報導,2025年初,她依然保持著極高的支持率,約有80%的墨西哥民眾支持她的政策。《Mexico News》在她上任滿一周年時做了民調,支持率為仍超過七成,其中女性支持率達74.1%,男性則為69%。

此外,為了加強打擊美墨邊境的芬太尼(fentanyl)走私,謝恩鮑姆上任便立即在邊境部署了約10,000名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此舉甚至贏得了美國總統川普的肯定,根據《Al Jazeera》報導,川普曾稱讚謝恩鮑姆:「你很強硬(You’re tough)。」

犯罪率居高不下,有罪不罰問題嚴重

但是,墨西哥國內的治安仍持續惡化,未見好轉。根據國際和平基金會(IEP)統計,非戰區國家中,墨西哥為「全球最步安全國家」之一;每年均有 25,000–35,000 起謀殺案,長期位居世界前十。

此外,墨西哥有罪不罰(Impunity)問題嚴重,更加劇了民眾的不安全感與憤怒。根據墨西哥國家統計與地理院(INEGI)所做的受害者調查,2021年有約93.2%的犯罪事件「未被通報或未開啟調查」,也就是說,只有約1%的犯罪被通報、調查且結案。

近年來,墨西哥政治人物遭暗殺事件更是屢見不鮮。《Animal Politico》統計,光是2023年至2024年間,在選舉過程中遇害致死的候選人,就高達36人。

在恐懼與腐敗中長大的一代 Z世代的挫折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Z世代的憤怒並非一時激起的浪花,而是長期累積的不安全感與挫折感。一個自稱「墨西哥Z世代」(Generation Z Mexico)的青年團體在社群媒體上發布宣言,強調自己並無黨派立場,只是一群受夠了暴力與腐敗的青年。29歲商業顧問安德烈斯.馬薩(Andres Massa)手持象徵全球Z世代抗爭的海盜骷髏旗說:

「我們需要安全。」

對許多年輕人而言,墨西哥是他們成長的家園,但也是一個讓人感到恐懼與挫敗的地方。他們要求的不只是更安全的街道,也是在制度上能夠真正信任的未來。

「掌握自己的未來」全球Z世代的揭竿

這股Z世代動員並非單一事件。今年在亞洲非洲也曾出現類似運動,包括尼泊爾(Nepal)因社群媒體禁令引發抗議,最終導致前總理柯.普拉薩德.夏爾馬.奧利(KP Sharma Oli)下台;以及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因缺水缺電與腐敗問題爆發示威,最後演變成政府解散與總統逃亡;2024年6月,肯亞青年對稅負上升、失業、警察暴力與政治腐敗的積怨爆發,他們走上首都奈洛比(Nairobi)抗議。

這群出生於1990年代末至2010年代初的Z世代青年走上街頭,對不平等、權力濫用、教育與醫療資源不足,甚至對政府管控網路資訊的緊箍咒提出質疑;墨西哥的青年顯然也在這波Z世代能量中找到了共鳴。

從加德滿都的街頭到奈洛比,沒有地理順序,在同一個時間軸上,這些看似個別發聲的抗議行動,像被風從不同大陸吹起的揭竿,反映出一股世代焦慮與憤怒——這群年輕人不再等待政府給答案,拒絕接受世界無法改變的說法,主動要求一個更公平、安全、能看見未來的社會。墨西哥的青年如今也加入這股浪潮,把對暴力、貪腐與不安全感的挫折化為行動,讓「Z世代」成為一種不分國界的新世代政治語言。

焦慮的不只Z世代,難以平息的集體不安

雖然抗議以Z世代為名,但走上街頭的參與者卻不侷限於年輕族群。許多人也因自身的處境、專業或政治立場加入行列。43歲醫師克勞迪婭.克魯斯(Claudia Cruz)接受Aljazeera採訪時分享治安不好也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危險:「醫生也暴露在同樣的危險裡,你可能被殺,但什麼事(調查)都不會發生。」顯然,暴力不是某個群體的專屬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共同承擔的壓力。

這場抗議也吸引許多政治與商界人物聲援,例如前總統維森特.福克斯(Vicente Fox)與富豪里卡多.薩利納斯.普列戈(Ricardo Salinas Pliego),他們的加入讓抗議逐漸從青年主導的行動,轉變為更廣泛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的集結點。曼索的支持者更是從米卻肯州來到首都參與示威。地方對中央的不滿情緒已瀕臨臨界點,衝突一觸即發。

政治角力下的真假動員

面對全國性的抗議與壓力,總統謝恩鮑姆重申自己支持言論與集會自由,但同時也對此次示威行動提出質疑——她指控右翼政黨滲透運動,並利用社群機器人(bots)、網軍擴大抗議規模。在記者會上,她說:「我們同意自由表達與自由示威,如果年輕人有訴求我們尊重,但關鍵是,這場示威究竟是誰在推動?人民應該知道,不能被利用。」

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旗下數位媒體平台AJ+的記者莫妮卡.克魯斯(Monica Cruz)也呼應這樣的質疑:她稱這次Z世代抗議現場實際出現的年輕人並不多,相較於其他議題如「反對巴勒斯坦種族滅絕」示威時成千上萬名青年上街,她說:「我們很難相信這是年輕人自發的抗議……這可能不是來自年輕人。」

然而,示威者則反駁稱,政府的質疑只是為了稀釋抗議的正當性,掩蓋真正的暴力與腐敗問題。

墨西哥人民:這個國家需要改變

墨西哥如今站在一個複雜而危險的十字路口。治安惡化讓民眾對政府的信任持續下降,政治對立則使任何議題都可能被視為權力角力的一部分。即使謝恩鮑姆的高支持度為她帶來政治緩衝,但不能阻止社會對暴力、腐敗與無能的焦慮快速累積。

政府反覆強調抗議背後有政治滲透。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只是另一種說法。無論如何,街上的人群與高舉的標語並不是在政治陰謀裡生活的人:青年、醫師、地方居民、反對派……每個群體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傳達一個訊息──墨西哥需要改變。

對墨西哥而言,真正的挑戰不只是平息抗議,而是如何重新建立人民的安全感和信任。一座城市是否平靜,不是由議會的聲量決定,而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若治安問題得不到改善,若政治依舊停留在互相指認敵人,那這場Z世代點燃、跨世代共鳴的怒潮恐怕不會是終點,而只是序曲。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