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以多視角追蹤星際彗星3I/ATLAS,達成以十二個太空任務共同觀測同一目標的前所未有行動。
這是人類第一次用如此多的太空任務,從太陽系的不同角落觀測一顆星際彗星,為理解其他恆星系統的物質組成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最佳觀測平台在火星!毅力號拍下3I/ATLAS最清晰照片
當3I/ATLAS掠過火星軌道、距離僅3,000萬公里時,火星便成為最佳觀測平台。NASA的三項火星任務都成功拍攝彗星的照片。
火星偵察軌道衛星(MRO)拍攝了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彗星照片之一,而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則獲得了紫外線影像,有助於了解彗星的揮發物組成。同時,毅力號火星探測器(Perseverance)也從火星表面捕捉了微弱的彗尾亮光。
當彗星繞到太陽後方 由太陽物理任務接力觀測
彗星從地球視角繞到太陽後方時,地面望遠鏡幾乎無法觀測。但NASA的太陽物理任務(Solar Physics Missions)擁有觀測太陽附近區域的能力,讓它們能持續追蹤彗星的動態。
日地關係天文台(STEREO)於9月11日至10月2日期間拍攝了照片,ESA與NASA的太陽和太陽圈探測器(SOHO)任務則於10月15日至26日期間觀測了這顆彗星。 NASA今年初發射的日冕和日光層整合偏振儀(PUNCH)拍攝的找片則揭示了9月20日至10月3日彗星的彗尾。
儘管先前已經觀測和發現了數千顆彗星,但這卻是NASA的太陽物理任務首次有意圖地觀測來自其他太陽系的物體。
什麼是太陽物理學任務?
太陽物理學任務(Solar Physics Missions)是NASA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該任務的目標是研究太陽本身及其對整個太陽系空間環境(Heliosphere)的影響,以解開許多關於太陽的重大謎團,例如:太陽風如何加速?日冕(太陽的大氣層)為什麼比太陽表面熱得多?以及如何預測太陽風暴(太空天氣)對地球的影響?並研究太陽附近高能粒子的起源。
2024 年,NASA探測器完成了史上最接近太陽的飛行,距離太陽表面僅約 610 萬公里(大約是太陽與地球距離的 4%),創下人類製造物體最快速度的紀錄(每小時約 69.2 萬公里)。為了抵禦日冕高達數百萬度的極端高溫(探測器上的防熱罩可承受攝氏 1,427 度),它配備了 11 公分厚的碳複合材料防熱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