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國小校長張信務(左二)與學生一起脫下鞋子,踩入水田中插秧。(昌平國小提供)
校長闢菜園 有助品德教育
目前在新北市新莊區昌平國小擔任校長的張信務,八年前擔任新莊區新泰國小校長時,展開了他食農教育的第一步。
不論是新泰國小,亦或是昌平國小,都是新北市都會區的學校,校園內要進行農事體驗,足夠的場地是先決條件。
張信務到新泰國小任職時,發現校門口旁有塊空地荒煙蔓草,在家長會的協助下,這塊空地被整理成約20塊小菜園,還有一個半圓形、約數十坪的水稻田,開闢出新泰國小專屬的農場。
張信務離開新泰國小後,現任校長洪中明接下這塊約300坪的菜園,持續發展食農教育,也成為新泰國小的重要特色之一。
洪中明說,下田種菜是種生命教育,可以培養小朋友體驗挫折、修改行為,也讓新泰國小拿下「品德教育特色績優學校」,更是新北市唯一獲得表揚者。
校長闢菜園 有助品德教育
目前在新北市新莊區昌平國小擔任校長的張信務,八年前擔任新莊區新泰國小校長時,展開了他食農教育的第一步。
不論是新泰國小,亦或是昌平國小,都是新北市都會區的學校,校園內要進行農事體驗,足夠的場地是先決條件。
張信務到新泰國小任職時,發現校門口旁有塊空地荒煙蔓草,在家長會的協助下,這塊空地被整理成約20塊小菜園,還有一個半圓形、約數十坪的水稻田,開闢出新泰國小專屬的農場。
張信務離開新泰國小後,現任校長洪中明接下這塊約300坪的菜園,持續發展食農教育,也成為新泰國小的重要特色之一。
洪中明說,下田種菜是種生命教育,可以培養小朋友體驗挫折、修改行為,也讓新泰國小拿下「品德教育特色績優學校」,更是新北市唯一獲得表揚者。
新泰國小的學生在照顧菜園時,還會拿出專用的筆記本,紀錄當天植物生長的狀況,以及他們為農作物做了哪些事情,如澆水、除蟲等。(中央社蘇龍麒)
接觸土地 才會腳踏實地
生命教育不是校長說說而已。在照顧農作物的過程中,新泰國小的小朋友看到毛毛蟲,不是害怕得丟掉或殺死牠們,反而是開開心心的四處炫耀,並找老師借來飼育箱,開始養育它們,做為自然科教學觀察的一部分。
四年前張信務轉往昌平國小任職,在昌平國小有更多的空間利用下,張信務的農園也越開越大,種植的作物也越來越多,就連附設托兒所的小小孩,都可以利用盆栽種植蘿蔓等葉菜類植物。
今年昌平國小甚至一口氣灑下上千顆洛神花種子,長成了約500棵洛神花樹,讓志工帶著學童做成蜜餞。
張信務說,近年來的食安風暴,就是起源於有人不腳踏實地,食農教育讓小朋友的腳接觸到土地,真正的「腳踏實地」,也傳達出這一份腳踏實地的精神。
他說,都市孩子難得接觸農作,藉由讓孩子實際工作,小朋友食用時,會更珍惜每一口菜。甚至有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為了查怎麼照顧好栽種的菜,主動上網找資料。張信務說,會有這樣的發展,他始料未及。
接觸土地 才會腳踏實地
生命教育不是校長說說而已。在照顧農作物的過程中,新泰國小的小朋友看到毛毛蟲,不是害怕得丟掉或殺死牠們,反而是開開心心的四處炫耀,並找老師借來飼育箱,開始養育它們,做為自然科教學觀察的一部分。
四年前張信務轉往昌平國小任職,在昌平國小有更多的空間利用下,張信務的農園也越開越大,種植的作物也越來越多,就連附設托兒所的小小孩,都可以利用盆栽種植蘿蔓等葉菜類植物。
今年昌平國小甚至一口氣灑下上千顆洛神花種子,長成了約500棵洛神花樹,讓志工帶著學童做成蜜餞。
張信務說,近年來的食安風暴,就是起源於有人不腳踏實地,食農教育讓小朋友的腳接觸到土地,真正的「腳踏實地」,也傳達出這一份腳踏實地的精神。
他說,都市孩子難得接觸農作,藉由讓孩子實際工作,小朋友食用時,會更珍惜每一口菜。甚至有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為了查怎麼照顧好栽種的菜,主動上網找資料。張信務說,會有這樣的發展,他始料未及。
越來越多父母會在周末帶孩子體驗農耕生活。Photo credit:Robin
親自種過菜 孩子不再挑食
食農教育的精神,除了在都會地區紮根,在較偏遠的新北市林口區瑞平國小,又有了不同的變化。
位於海邊、種植不少防風樹木的瑞平國小,落葉多變成了學校的特色,在校長朱富榮的巧思,與家長會的協助下,將落葉蒐集、堆放發酵成堆肥,再將這些堆肥用於每班的菜圃中,環保教育與食農教育的結合,發展出另外一種特色。
從小就在都市長大的朱富榮說,小時候學自然科學,都要從書本上看植物,但這些植物實際上長什麼樣,卻從來沒有看過。
透過朱富榮向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教育局等單位爭取經費,加上學校老師的決心,讓這個位於海邊、先天條件不算太好的小學校,有機農場經營得相當有聲有色。
有別於現在小孩的挑食,記者到訪瑞平國小的這一天,學校營養午餐是「蔬食日」,相較於一般小孩子的「無肉不歡」,瑞平國小的小朋友打開便當,毫不挑食的將飯與蔬菜全部吃光光,還有不少小朋友跑到廚房加菜。朱富榮說,小朋友體驗過農事的辛苦,不挑食是最大的進步之處。
親自種過菜 孩子不再挑食
食農教育的精神,除了在都會地區紮根,在較偏遠的新北市林口區瑞平國小,又有了不同的變化。
位於海邊、種植不少防風樹木的瑞平國小,落葉多變成了學校的特色,在校長朱富榮的巧思,與家長會的協助下,將落葉蒐集、堆放發酵成堆肥,再將這些堆肥用於每班的菜圃中,環保教育與食農教育的結合,發展出另外一種特色。
從小就在都市長大的朱富榮說,小時候學自然科學,都要從書本上看植物,但這些植物實際上長什麼樣,卻從來沒有看過。
透過朱富榮向新北市政府環保局、教育局等單位爭取經費,加上學校老師的決心,讓這個位於海邊、先天條件不算太好的小學校,有機農場經營得相當有聲有色。
有別於現在小孩的挑食,記者到訪瑞平國小的這一天,學校營養午餐是「蔬食日」,相較於一般小孩子的「無肉不歡」,瑞平國小的小朋友打開便當,毫不挑食的將飯與蔬菜全部吃光光,還有不少小朋友跑到廚房加菜。朱富榮說,小朋友體驗過農事的辛苦,不挑食是最大的進步之處。
新泰國小將收成的穀粒裝瓶送給畢業的學生,並附上老師給學生的話,取名為「愛的穀粒(鼓勵)」,做為學生畢業的最佳禮物。(中央社蘇龍麒)
運用農作有創意 畢業禮是「愛的穀粒」
為了維持小朋友對農事體驗的興趣,三名校長也大費苦心。有種植水稻的新泰與昌平,將收成的穀粒裝瓶送給畢業的學生,新泰國小還附上老師給學生的話,取名為「愛的穀粒(鼓勵)」,做為學生畢業的最佳禮物。
新泰與昌平還會將學校其他農作物的收成,讓學生帶回家給爸媽分享,小朋友都說,自己種的青菜吃起來,就是特別的好吃。瑞平國小則直接將採收的農作物,替學生的營養午餐加菜,讓小朋友的農事體驗,更有成就感,也更有興趣繼續種下去。
校內的農事體驗能夠成功,背後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志工也是關鍵,不論是新泰、昌平或是瑞平,都有不少的志工、工友指導著小朋友進行農事體驗,並且在小朋友無法照顧農作物時,接下照顧的重擔,成為不可或缺的幕後推手。
運用農作有創意 畢業禮是「愛的穀粒」
為了維持小朋友對農事體驗的興趣,三名校長也大費苦心。有種植水稻的新泰與昌平,將收成的穀粒裝瓶送給畢業的學生,新泰國小還附上老師給學生的話,取名為「愛的穀粒(鼓勵)」,做為學生畢業的最佳禮物。
新泰與昌平還會將學校其他農作物的收成,讓學生帶回家給爸媽分享,小朋友都說,自己種的青菜吃起來,就是特別的好吃。瑞平國小則直接將採收的農作物,替學生的營養午餐加菜,讓小朋友的農事體驗,更有成就感,也更有興趣繼續種下去。
校內的農事體驗能夠成功,背後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志工也是關鍵,不論是新泰、昌平或是瑞平,都有不少的志工、工友指導著小朋友進行農事體驗,並且在小朋友無法照顧農作物時,接下照顧的重擔,成為不可或缺的幕後推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全球中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