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多元教育選擇 宜縣政策支持實驗教育
台灣實驗教育從民國79年人本教育基金會成立森林小學萌芽後,宜蘭縣政府接續於民國90 年率全國之先,訂定《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並在隔年將冬山國小香南分校與頭城國小拔雅分校,公開徵詢民間教育基金會參與公辦民營,最後才分別有了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小學、人文小學。
慈心華德福學校、人文學校這兩所學校至今仍是台灣各縣市教育改革取經對象及實驗教育的典範。宜蘭縣政府除在教育政策上支持之外,長年來經費挹注也比照同等規模公立學校的預算。
偏鄉小校轉型求生 特色教學家長趨之若鶩
隨著教育政策鬆綁、少子女化影響,立法院於民國103年通過《實驗教育三法》,讓實驗教育逐漸走向檯面化,以保障實驗教育學生的權益,落實教育選擇權、學生學習權。除公辦民營的學校外,學校型態的實驗教育(公辦公營)也成為許多偏鄉學校求生存的途徑,全台各地都有類似學校興起。
其中,位於宜蘭蘇澳無尾港附近的岳明國小在《實驗教育三法》上路後,率全台之先於105學年度改為公辦民營,是宜蘭縣第三所公辦民營小學,目前共有六班、123名學生,吸引不少外地家長將戶籍遷到當地, 讓孩子就讀。
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說,學校改為公辦民營後,以海洋教育、美麗家園、生活大師與山野教育為四大發展特色。為讓這些主題式教育不中斷、學生學習更完整,一般小學每節課40分鐘,岳明國小則是上午兩堂課各80分鐘,中間有30分鐘的下課時間;下午為一堂課120分鐘,校園一天只有三次上課鐘聲。
「一般學生畢業時,都只是上台領獎,岳明國小學生卻要潛水,到海底領畢業證書!」黃建榮說,岳明國小學生在一年級時就要到當地游泳池親近水域, 學習游泳;三年級時要學習帆船操作;六年級畢業時須通過小鐵人三項測驗,靠著全班團隊合作,一起完成畢業挑戰。
另外,學生也要學習社區文化、生活基本技能、美學、食農教育、當地水鳥保護區濕地觀察、山野步道,未來高年級學生甚至還要攀爬宜蘭縣內的南湖大山,探索生態。
「體制外」教育重啟發 實驗學校百花齊放
曾是慈心華德福家長的張政慧說,兩名女兒小時候較內向, 因此小學時期選擇沒有考試壓力的慈心華德福就讀。過去在校期間,親子們透過一起爬山、騎腳踏車、到海邊夜觀星象方式,啟發女兒的觀察能力,個性上也能與同學之間更融合。
她說,兩名女兒雖在小學畢業後,轉入正規體制的國中就讀,但不盲目追求考試分數,分別適性選擇外文與音樂培養興趣與專長,沒有體系不同的銜接問題。
慈心華德福藍姓家長說,學校收費標準比照公辦學校,必須額外負擔的就是每日約50元的營養午餐費。另外,在藝術材料費上因強調不傷害身體、保護感官,也要另外支出,但這樣的實驗教育方式可讓孩子更具獨立思考能力,她寧願讓小孩到這樣的學校就讀。孩子未來若想繼續留在實驗教育體系, 就繼續在慈心華德福念到高中畢業。
宜蘭縣教育處副處長林麗玲說,在宜蘭縣公辦公營的學校, 目前分別有以探索教育、山野教育為特色的大進國小,還有主打生態教育、國際教育的湖山國小,另外還有提升基本能力與未來生涯競爭力、傳承部落文化的東澳國小。
此外,大里國小、武塔國小與大同國中也將分別就當地特色或原鄉特性,於107學年度起推出體驗學習與優遊山林等特色課程,加入公辦公營學校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