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年輕人不喜歡做愛了?

根據一份剛出爐的研究,美國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做愛,這也引發諸多學者深究背後的現象:有的專家認為是受到科技影響、有的學者推測是受到社會壓力,亦有作家認為,年輕人懶得做愛只是因為不想長大罷了。

文章插圖

你最近一次做愛是多久之前的事?這看來頗讓人害羞的問題,不只有關切生育率的專家好奇,其實性行為這件事包含著更深的意涵,舉凡人際溝通、心理因素以及社會互動等等都有關聯。

新世代美國人少做愛

近日美國一份調查就指出,198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對比上一個世代更不常做愛,而且越年輕(越晚出生)的人,性生活的頻率越低,《華盛頓郵報》、科學知識網Science of Us以及AWL都深入報導了不做愛這項議題,希望能挖出為什麼新世代美國人比他們的爸媽更不喜歡做愛。

我害怕感情變質

《華盛頓郵報》訪問了數名美國年輕人, 26歲的維笙(Sam Wei)受訪時說:「對我來說,有個可以依賴的人在身邊而你不需要與他發生性關係,這讓我感到更多的親密感」、「我不希望作任何傷害感情的事情,也不想後悔成為我不想變成的樣子。」

比父母那一代更被動

根據調查數據, 199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對性事的「被動程度」比前一個世代多了兩倍,總體來看,出生在 1980至2000年的人們對比他們父母年輕時,不論在性伴侶數目或性行為頻率上都相對少了許多。換句話說,年輕人並不是不再做愛了,但是有越來越多人寧可避免去做這件事。

討厭壓力、必須取得同意

學者認為,延遲做愛經驗也不一定是壞事,研究現代家庭的昆茲(Stephanie Coontz)指出,當一段關係中的雙方對何時要發生性行為有共識時,最終能形成一個穩定的關係,她說:「當人們對各種取得同意的性行為方式抱持更開放的態度時,他們對什麼叫做『取得同意』也變得越來越謹慎」、「人們越來越排斥在壓力之下發生的性行為。」

文章插圖

18歲的他寧可看片打遊戲

18歲的派特森(Noah Patterson)是名網站設計師,他的家中可以見到三台電腦螢幕擺在一塊:一台秀出正在進行的計畫、一台正在播放Youtube影片、一台是他正在玩的電腦遊戲。

派特森說:「平均來說,一場約會要花去 2個小時的時間,這段時間我可以拿來做我喜歡的事情」、「並不是說我不喜歡女性,我喜歡有人陪伴的感覺,但這並非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履歷表上可不會要求放上性經驗

未曾有過性經驗的派特森表示,他喜歡色情,但這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他說:「我寧可看Youtube影片還有賺錢」、「性行為這件事,可不是別人要求在你履歷表上看到的成績。」

席捲東西方的趨勢?

派特森這樣的態度,也是不少學者探究的地方,專家指出現代年輕人受到社會期待的壓力,以及 3C產品的吸引等影響,導致他們寧可離性行為遠一點。事實上,過去談及日本人不做愛英國人因 3C產品「退火」的報導也有同樣的發現,不論東西方國家,現在都出現對性事冷卻的現象。

文章插圖

討厭失控感的年輕人們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生物人類學者費雪(Helen Fisher)對年輕世代的心理並不意外,擔任約會網站Match.com科學顧問的她,表示新世代年輕人是一群「高度自我鞭策」的人,他們不喜歡涉入到無法控制的情況中,這會害他們不能再回到書桌前念書。

這類「厭惡失控感」的心理,也反映在人際交往上。

萬事小心  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

千禧世代從出生開始,就身處在「不能單獨外出/上學」、「腳踏車必須要戴安全帽」以及「汽車後座要有嬰兒座椅」的保護氛圍中,這種萬事小心的環境影響了他們對人際交往的看法,他們會避免去觸發他人情緒反應的行為或語句,盡量保持安全距離。

再來是,網路帶來了網路霸凌以及「性愛流出照」現象,不少人為了自保寧可小心為上。而進行研究的學者推溫吉(Jean Twenge)以及薛曼(Ryne Sherman),他們對Science of Us談到各種可能「退火」的因素時,則提到許多年輕人是在愛滋病的陰影下長大,電視上的名人例如球星魔術強森(Magic Johnson)坦言他感染愛滋讓許多人震驚。

做愛小心翼翼  乾脆不談戀愛更省事

另外,越來越多學校為了打擊濫交行為,開始提醒學生「嘴巴說不要就是不要」,而凡事都要經過口頭同意之下,有的人乾脆選擇不涉入感情事最方便。

派特森說:「第三波女性主義者好像瘋了一樣,她們認為全世界的男人都是強暴文化下的共犯」,「我對(性行為這檔事)並不熱衷,我看得夠多了…(做愛)這件事沒有什麼奇幻獨特的地方,不是嗎?」

文章插圖

智慧型手機讓人不想愛

根據研究數據,年輕人性行為頻率減少的情況似乎就是會這樣一路持續下去了,因為美國疾管局(CDC)的最新調查發現,美國高中生有性經驗的比率從 1991年的 54%降到了現在的 41%。

事實上,在千禧世代中,性行為頻率降低的情況又以出生在 1990年代中後期的族群特別明顯,他們正好是第一個成年後又碰上智慧型手機普及化的族群。

這背後的意義是 3C產品讓人減少做愛慾望嗎?

好玩的事情太多了

Science of Us訪問到進行研究的學者推溫吉(Jean Twenge)以及薛曼(Ryne Sherman),他們點出了幾項可能讓美國青年對性事退卻的原因,其中就指出科技在減低性行為頻率上扮演一定角色。

推溫吉說:「他們(年輕人)總是在滑手機」、「如果說,現代的年輕人將他們的社交圈移到了網路世界中,他們與同儕面對面互動的機會也變少了,這也代表著他們擁有性行為的機會跟著減低。總體來說,他們眼前有那麼多好玩的事就擺在那。」

Science of Us進一步指出,這並不是說年輕人很明確的在 3C與做愛之間做出抉擇,而是他們的生活如今有一大部分是花在電玩以及非面對面的互動上,而這類活動又較不可能造成性行為的產生。

文章插圖

交友軟體的世界  外貌的世界

部份的人可能認為,網路儘管減低人際交往頻率,但是網路交友或是交友App的出現給了更多人認識人的管道,例如新聞媒體上常談到年輕人交往態度輕薄不檢點等等,但這並非是全部的真相。

事實上,學者指出交友軟體的現身加重了外貌的重要性,人們喜歡或不喜歡某個人用指尖一滑就可以決定。

推溫吉指出,現代年輕人的溝通方式越來越常發生在螢幕上,人際對話互動開始減少,她說:「外貌中等的人,他們在婚姻生活或是穩定的關係中享有性生活。」

現代社會的溝通方式容不下性事

但是,當人們開始傾向使用交友軟體後,經由相處才能散發的個人魅力變得無用武之地,推溫吉說:「(交友軟體)讓部份的人可以擇偶的機會變少,他們可能因此更不願意去主動尋找另一半了。」

哈佛醫學院的小兒臨床教授斯派克(Norman Spack)則直接點出問題:「現代社會的溝通方式容不下性事。」

大學生好忙 忙到不能談戀愛

19歲尚未有性經驗的沃爾芙(Alexandra Wolff),在踏入大學之前曾夢想著可以有場浪漫的戀愛,但是她發現自己的生活光是應付認識新朋友、上課以及參加課外活動就不夠用了,她對《華盛頓郵報》記者說:「我不喜歡去那種為了上床而開的派對…但現在看來其他的(認識新朋友)辦法都相當花時間。」

沃爾芙:「我並不是要為了甚麼目的而保留貞操,現在的情況比較像是我太忙了。」

文章插圖

想要永遠當小孩

美國這一份年輕人性事大調查引發相當多討論,媒體AWL的作家柏爾克(Alex Balk)更直言地說,現代年輕人不願意進入一段關係和發生性行為,是因為努力想證明自我價值的年輕人「他們想要永遠處在小孩子的狀態」,也就是活在一個有大人保護和肯定的舒適圈中。

柏爾克的評論收到相當多反對留言,網友覺得他過度延伸,不過他的話小部分反映出了現代社會的情況:許多成年人仍與父母同住。

不論如何  繼續與父母同住

Science of Us引述皮尤中心調查,美國有越來越多青年成年後也選擇繼續和父母同住,就算是經濟復甦後,年輕人們依舊如此,而這樣的生活型態減少了可能發生性行為的機會。此外,美國 18-32歲年輕人當中,在 2014年已婚的比重是 26%,相對上一個世代的 36%少了許多。

延遲的人生里程碑

推溫吉說:「所有人的成年階段都延後了,不論是結婚還是成家立業,過去世代的人們也面臨同樣的趨勢,但是他們沒有延後性行為這件事,來到現代,性行為開始跟著那些被視為成年的里程碑一起被推遲。」

文章插圖

做愛像嘗鮮  吃過就好

現代的 2、3字頭青年,他們對性事小心、寧願流連在 3C世界中,同時也不再認為做愛有其必要性。

25歲的建築工人佛斯可(Leo Fusco),他對為了做愛而做愛的勾搭文化感到厭惡,已有段時間沒花心力在做愛上,他對《華盛頓郵報》說:「我對肢體互動的好奇心,就像是看到一個新推出的三明治口味而想要嚐試的心態一樣,不會一直不停探索下去」、「此外,我實在不喜歡失控的感覺。」

失去美好的時光

哈佛醫學院的教授斯派克擔憂地說:「每個人都失去了美好的時光」,但是生物人類學者費雪倒是抱著不同的心情,她認為放緩腳步能帶來更好的婚姻關係。

費雪說:「性是強烈的動力,而浪漫的愛情也同樣吸引人…驅動性愛的機制深埋在大腦皮質層下,比邊緣系統還要更深的地方」、「人們最終還是會要性愛的,我對這件事很樂觀。」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