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緬甸開採玉石的悠久歷史
18 世紀前的中國商人,已經在中緬交界的克欽邦發展綿密的商業網絡。翡翠、紅寶石以及其他貴重寶石被運至接壤的雲南,廣東商人前來採購並運至中國沿海加工出售。
19 世紀,不瞭解玉石在華人世界價值的英國政府,即使殖民緬甸,也無法阻止中國對翡翠的需求,玉石貿易依舊暢行無阻。但在 1962 年軍政府掌權後,產業國有化,私人禁止開採玉礦,緬甸玉石市場才開始展開質變與衝突。
始終不是同一國 – 克欽族與緬族的對立衝突
與日本殖民台灣極相似的是,英國與日本政府都將平地與山區的被殖民者分而治之。在台灣有「生蕃」(高砂族、漢化較淺的山地原住民)與「熟蕃」(平埔族,漢化較深)之別;英國政府則將緬甸外圍的山地區域(包括克欽族),和以緬族為主的中心區域分開治理,並在山地區域設置邊區機構管理。
初期,克欽族亦與緬族相同,以武力對抗英國入侵。最終被英國拉攏的原因之一,當代克欽族認為,這和驍勇善戰的克欽族認同維多利亞時代特有的尚武基督信仰有關。因此,迄今人口數約 120 萬的克欽族,絕大多數是基督教徒,這也形成克欽族與信仰佛教的緬甸主要民族 – 緬族,最大的差異。
與大英帝國交好的克欽族
而天生就是軍事長才的克欽族,視加入英國帝國軍成為一項尊榮。在殖民時期,克欽軍協助英國防禦中國,不僅成為英國的正規軍,並參與兩次世界大戰,也協助英國撲滅緬甸境內的反叛活動、打擊緬族。
二次大戰時,克欽族理所當然地加入英美聯軍,對抗佔領緬甸的日軍;現今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的父親-翁山將軍,則接受日本的訓練與援助,率領軍隊對抗英國殖民政府,也包括其中的克欽軍。克欽軍與翁山,都希望藉由軍事力量,從英國或日本換取戰後脫離殖民、獨立建國的承諾,就看誰在二次大戰獲勝。隨著太平洋戰爭的推進,自身不保的日本協助緬甸獨立的承諾愈發動搖,最終翁山轉向攻擊日軍,直到日本在 1945 年戰敗向英美聯軍投降。
與緬族對立難解 成立獨立軍
二戰後,英國雖然撤出了殖民地,但並未打算協助親英、信仰基督教的克欽族與克倫族獨立建國。英國政府對邊區民族的獨立承諾,態度含糊,使得克欽族不得不與參與翁山主導的「彬龍會議」,簽署允諾邊境地區的高度自治的「彬龍協議」。
儘管翁山被刺殺身亡,彬龍協議的自治條款仍納入緬甸憲法。但英國統治以來分而治之的政策,加深緬族與克欽族等少數民族的對立與分化;而後續緬族掌權者逐步削弱邊境地區的自治權,以及「大緬族政策」下,對少數民族文化與宗教的迫害,使得克欽人終於在 1961 年拿起武器對抗政府,成立克欽獨立軍(Kachin Independence Army, KIA)。
玉石成為政治工具
克欽邦豐沛的天然資源,玉石、紅寶石、柚木與嬰粟花,成為克欽反抗軍違抗軍政府、籌措軍糧與武器的重要經濟商品。軍政府透過極權統治掌握高品質玉礦,同時課徵重稅。而反抗軍與私人組織為逃避重稅,購置軍火與政府軍對抗,走私翡翠、寶石與柚木,種植嬰粟、製造毒品運往中國等國家,獲取龐大利益。但不止克欽軍,部分政府官員參與走私,為不法行為開後門,以便索取賄賂。
底層階級難翻身
而捍衛、爭奪翡翠玉礦也是克欽軍與政府軍交火的原因之一。或如反抗軍主張,獲利也運用於當地他們所掌控地區的教育與醫療服務,但領取微薄薪資、挖礦與製毒,並同時吸毒的,也是窮人。
玉和毒交織而成的結構
海洛因和翡翠,形成一組有毒的組合。海洛因讓在環境惡劣工作的採礦人益於被擺佈,礦區旁設置海洛因注射站,甚至有些海洛因經銷商接受以玉石付款;而政府放任毒品流通泛濫,吸毒的年輕人越多,越難引發對政府與現況的不滿。共用針頭與礦區旁的性交易場所,也讓愛滋病在克欽邦蔓延。
開採工作不安全
另外,玉石的開採方式極度危險。除了徒手在礦坑裡挖掘,礦工以高壓水柱噴射岩壁,擊碎石塊,極易導致山體滑坡。2015 年 11 月,在克欽邦主要翡翠礦區-帕敢鎮(Hpakant)的崩塌事件,造成 116 人死亡,約 100 人失蹤,至今仍無法估計準確人數。(快訊:約一周前(2 月 9 日星期四),帕敢鎮再度發生崩塌,導致 9 人死亡,詳情請見備註)翡翠儘管溫潤透人,卻像非洲血鑽石般,在緬甸這片黃金之地,諷刺地染上暴力與痛苦。
政商關係造就玉石上的赤貧者:平民
1990 年後,緬甸政府逐步開放私人採礦,但外國公司無法取得採礦權。大部分的開採執照都被中國商人或他們代理人的公司取得,而這些公司直接屬於軍政府高層的裙帶權貴,至今翁山蘇姬領導的新政府尚未能切斷這綿長的政商關係。反抗軍與政府都從克欽邦山裡的碧綠翡翠礦獲利,但過了近 60 年,平民們依舊是坐在玉石上的赤貧者。
當緬甸玉遇上經濟開放的中國
玉石在華人世界象徵美德、保護與避邪。1990 年代中國經濟開放後,緬甸翡翠、變種玉被中國商人吹捧至天價,大量進口玉石至中國,儘管歐美國家持續對軍政府領政的緬甸,實施經濟制裁,但中國並不在內。
華人世界的心頭好
緬甸玉石進入中國後,在廣州依品質加工為不同商品,從高價藝術品、首飾乃至餐具日用品,出口至全華人世界。
新政府的凍結開採政策有效嗎?
緬甸官方公佈,2015 年下半年的玉石銷售額為 6,100 萬美元;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在 2014 年估計緬甸玉產值達 310 億美元,是緬甸出口收入近半。2015 年,翁山蘇姬主導的新政府,試圖透過凍結,停止更新玉石開採執照,以切斷舊政府的政商裙帶關係、反抗軍經濟來源,儘管名為對當地環境的重新調查評估。
「新政府凍結開採執照,對你們有影響嗎?」我在鑑賞玉石的小房間提問。
「新政府並沒有所自己說的,掌握克欽邦那麼多區域。」中國商人對我搖搖頭。
中國生意不如從前
儘管緬甸政府舉辦的玉石拍賣會目前只在首都奈比多舉行,中部大城曼德勒卻能一次聚集超過數十名中緬港三地玉石商人。原因係位於緬甸中部的曼德勒,是將原玉(original jade)送往中國加工最重要的轉運城市。
「但過去四年,在中國是真的不好賣了。」他自己補充地說。
「因為習主席打貪嗎?」我回問。
「以前可以貸款買玉,但現在不准貸款了。」他端起烏龍茶,也苦笑著搖頭。
每次切割都是賭博
另一個緬甸玉商,遞給我手電筒和一塊不起眼的「半明料」,是已經切開部分,或像開個小窗確認玉質,但還保有石質的玉石。至於尚未切割者,則稱為「毛料」,是「賭石」的對象。買家或玩玉人秤斤論價買進「石頭」,就賭著,切下去是 6 萬變 600 萬的極品美玉,還是一文不值的石頭。
用光線決定玉石的價值
對玉石幾乎沒有概念的我,也知道光線穿透的深綠與正紫色,甚至透亮如水的玉色,代表手上正捧著一台百萬名車。他的助手轉身遞給我一塊更漆黑的「石頭」,"It’s black jade."一塊黑玉,價值兩台百萬名車。
當桌上擺了超過五台車後,「你怎麼知道這一切下去,你買的是極品還是石頭一塊?」我邊看著光線穿透紫色變種玉的光芒,邊問戴翡翠戒指的緬甸商人。他的臉盤長得跟路上任何一個緬甸男人一樣,敦厚帶著油潤的淡棕色圓臉,誰知道他背後的保險箱裝了多少「石頭」。
「所以我向菩薩祈禱,捐納做善事。」他說。
碧綠的翡翠,來自受苦的克欽邦。沾染折磨與血淚的克欽邦「石頭」,商人們向神明祈求的,是一刀下的貧與富,石頭還是寶玉?
帕敢鎮(Hpakant)周圍地區近年來發生了許多起致命的山體崩塌事件,其中以 2015 年 11 月的事件最為嚴重,造成 100 多人死亡與受傷。約一周前(2017 年 2 月 9 日星期四晚間),帕敢鎮同一地點再度發生礦坑崩塌事件,並造成 9 人死亡。
受害者通常是貧困的當地人和流動工作者,他們會在礦業公司於該地區挖掘並且破壞環境後,前往搜尋可能遺留的玉石碎片。礦業公司(多與軍政時期的要員有關聯性)被認為在玉石產業中獲得極大的利潤,但是當地民眾表示這些公司付了一筆封口費而不願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