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更像個家
在香港一家 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今年 63歲的史蒂芬陳(Stephen Chan)在結束貨運工的工作後來到此處。戴著耳機的他在蓋好棕色夾克後,就蜷曲在角落的假皮沙發上打盹起來。
對史蒂芬陳來說,比起待在暱稱為「棺材屋」的家裡,麥當勞舒適的冷氣、交頭接耳的聊天聲、歡快的粵語流行音樂,構成了令人放鬆的氛圍,讓他在這一個月都還算安穩地睡在這裡。
他是「麥睡族」
史蒂芬陳是香港人俗稱的「麥睡族」(McSleepers)或「麥難民」(McRefugee),這個現象是在 2015年,一名無家可歸的老婦坐在麥當勞暴斃 7個小時卻沒被發現,才引起社會廣大關注。然而,情況到現在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持續惡化著。
政府沒資料 自己來調查
前幾個月,非營利組織太平山青年商會(JCI Tai Ping Shan)想幫助社會上的「麥睡族」,卻發現香港政府並沒有相關資訊,因此決定在今年 6-7月,針對香港共 110家有 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進行調查。
結果和大家想的不一樣
調查結果發現,和 2013年某份相近的研究相比,當年只有 57名「麥睡族」,這個數字現在卻上升到 334名,足足翻了近 6倍。此外,與「麥睡族通常是無家可歸、沒有工作的人」的認知不同,有超過 7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有租公共住宅或劏房(編註),有 57%的人則說他們有兼職或正職。
編註:劏房又稱分間樓宇單位、房中房、棺材屋,是指房東會把普通房間再分割成兩個小房間出租,通常這種地方居住空間狹小、住房品質也不好。
主要原因有兩個
所以是什麼原因造就這些人想要待在麥當勞裡呢?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省錢和舒服。
因為要省冷氣錢
一名受訪者便表示,在房租高昂的情況下,他實在無法再額外負擔冷氣費,偏偏他的房間又沒有窗戶可以通風。
因此比起 1平方呎(約 0.028坪)支付兩塊港幣(約 8塊台幣)的冷氣費,他還寧願待在麥當勞享受免費的冷氣,反正wi-fi、廁所都不用錢,餐點也很便宜。
屋子壞掉 房東不來修
化名阿輝的受訪者則表示,雖然他有租房,但他的房間卻在幾個月前開始漏水。
在房東拒絕支付維修金、他的租約又還沒有到期的情況下,阿輝索性睡在麥當勞,並把租的地方當成倉庫使用。
有些原因比較個人
不過,有些「麥睡族」的情況比較個人一點。舉例來說,一名 55歲的女子表示,她是為了躲避自己的家暴丈夫。另一名膝下無子的老婦則是在丈夫去世後倍感孤寂,因此選擇到麥當勞感受有人作伴的感覺。
「生活是匱乏的」
「他們有地方可以睡,但他們就是不想回家,」太平山青年商會的籌委會主席洪倩茹評論道:「......我們發現這些人不僅是在財富上感到貧瘠,就連他們的靈魂、生命也是匱乏的。」在調查最後,太平山青年商會也呼籲政府當局正視這個問題,提供適當的社會福利、支持網絡、諮詢服務給這些流連在麥當勞的人,同時定期追蹤這些人的狀況。
麥當勞態度開放
至於香港麥當勞本身也有注意到這種情況,他們在聲明中指出,在香港有 120多家麥當勞都有 24小時服務,而「確實有些顧客會選擇待在我們的餐廳過夜」。
不過聲明中也提到,不論選擇長時間待在這裡的顧客目的為何,麥當勞都對其抱持開放態度,也會致力於「提供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聲明裡還寫到:「我們也有相關訓練和操作指南,讓第一線的員工知道要如何處理不一樣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