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觀光還是政治盤算? 印度分別蓋出「世界最高雕像」、「世界更高雕像」

在今年 10月底,全世界最高雕像將在印度西部落成——但在不久後,它將被另一座在印度落成的「全世界最高雕像」取代,成為世界第二高的雕像。

文章插圖

世界最高雕像登場

本月初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Gujarat),印度政府宣布他們將在今年 10月31日替印度獨立領袖帕特爾(Sardar Vallabhbhai Patel)的雕像揭幕,屆時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也將到場主持開幕典禮。

即將取代大佛雕像

這尊斥資政府 299億盧比(折台幣約 129億元)的雕像的名字為「團結雕像」(Statue of Unity)、在落成後將有 182公尺高,它會如此引起注目,自然是因為「團結雕像」將取代位於中國、有 128公尺高(不含基座高度)的世界第一高雕像「中原大佛」。

轉瞬即逝的名號

然而,「團結雕像」的最高紀錄大概沒辦法維持太久,因為根據孟買政府最新的計畫,在 2021年,「團結雕像」就會被已在建置當中、高度 212公尺的 17世紀國王賈特拉帕蒂.希瓦吉(Chhatrapati Shivaji)的雕像給取代。

文章插圖

最高雕像大比拼

對於印度這一波「世界最高雕像」、「世界更高雕像」大比拼,政治分析師相信,這很大一部份是出於政治目的的考量,特別是印度將在明年年初將舉辦國會大選。

「印度鐵男子」之稱

先說「團結雕像」帕特爾,帕特爾是印度獨立運動重要的領袖之一,在印度於 1947年獨立後,帕特爾成為印度第一任副總理,他在就任期間透過軟硬兼施的手段,成功說服約 550個土邦(Princely state,土著王公領地)成為印度的一部份,讓他擁有「印度鐵男子」的稱號,帕特爾在 1950年過世。

每個印度人都很遺憾?

在 2013年的競選活動上,莫迪便稱「每一個印度人,都對帕特爾沒有成為印度第一任總理感到遺憾」。他也曾稱如果帕特爾是印度總理的話,那麼印度就能全然接收至今仍有爭議的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雖然根據《衛報》引述史學家的說法,莫迪的說詞並不正確。

文章插圖

觀光或是另有打算?

現在談起「團結雕像」,印度總理莫迪提到他希望這座雕像可以向美國紐約的自由女神像一樣,吸引「成群的」觀光客造訪。但有些分析家相信,莫迪是想透過拉抬帕特爾來淡化印度第一名總理、同樣也是印度獨立運動的重要領袖的尼赫魯(Pandit Jawaharlal Nehru)。

推動世俗主義的第一任總理

會這樣說,是因為尼赫魯在執政時對宗教採取世俗主義的方針,但是這與印度總理莫迪這幾年助長社會中的印度教國族主義與印度教徒特性(Hindutva)價值相違背。

「莫迪正在大量使用帕特爾的名聲來幫助自己的選情,」新德里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的階級政治教授沙汗(Ghanshyam Shah)說:「......我現在擔心的是,有多少選民會因此買單。」

小補充:什麼是印度教徒特性(Hindutva)?

根據《YaoIndia 就是要印度》的整理,國民志願服務團的創辦人薩瓦卡爾(V. D. Savarkar)在1923年撰寫《印度教徒特性》一書時,提到印度教國家(Hindu Rashtra)的概念,並解釋所謂印度教徒具有兩大特性——一是以印度為祖國,第二則是要信奉源於印度教的宗教;除此之外,身為印度教徒必須在宗教、文化、歷史以及語言等各方面具有共同性。

圖為希瓦吉雕像預計在建成後,會呈現出的樣貌。

153億「世界更高雕像」

至於另一座「更高的雕像」則是斥資 360億盧比(折台幣約 153億元)打造,描繪了 17世紀的馬拉地(Marathi)國王賈特拉帕蒂.希瓦吉坐在馬背上高舉寶劍的模樣。希瓦吉在執政期間向穆斯林蒙古人、其他印度人、外國統治者發動多年戰爭,藉此確立自己在阿拉伯海的領地。在他死後,有些人便將他視為對抗穆斯林統治、彰顯印度教主權的象徵。

對海洋生態有影響

不過希瓦吉雕像的建設過程並不順利,由於它計畫建置在距離海岸 1.5公里的人造島上,屆時還會有快艇定點巡邏,當地漁夫便擔心,種種舉動都可能破壞當地的海洋生態,對他們的生計造成影響。

改到一半又改設計

另一方面,這座雕像本來的設計是 192公尺高,但是他們在建築途中聽聞中國將以增加基座高度的方式,把「中原大佛」的高度提升到 208公尺,才會決定臨時更改設計,讓希瓦吉手上高舉一把寶劍。

2021年蓋好的模樣?

這讓希瓦吉雕像從 2010年動工後就不斷拖延至今,也讓建設經費翻了 15倍。雖然地方政府強調他們已經有透過更動設計來降低成本,但是雕像最後到底會變成什麼模樣,也讓當地人態度存疑。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