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傾聽年輕的心,為疾病抹去污名

今年8月,台灣衛福部宣布,為15至30歲的年輕人提供三次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此支持方案上路未滿一個月,台灣各地皆浮現供不應求的情形。9月,衛福部遂再度挹注補助經費,希望有需求的人們都能得到支持。

青少年憂鬱症,並非當代才浮現的新問題,也絕非亞州限定。過去可能被忽視或未獲得足夠關注,但現在政府和社會各界正積極努力提高對心理健康議題的認識,並提供更多支持和資源,幫助青少年更好地應對這個持續存在的挑戰。

文章插圖

不只台灣 青少年憂鬱症是世界共業

「我希望社群媒體有所不同。社群媒體應該只是讓人們聯繫或展示很酷的東西,而不是試圖炫耀他們擁有的東西。」——Abbie,15 歲,科羅拉多州

如果要探究青年憂鬱症背後的成因,很多人或許會提出「高學歷、低成就」、「高工時、低薪資」等台灣或亞洲國家比較常有的問題作為解釋。但,一篇2021年發表於《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的跨國統計研究顯示,青年憂鬱症其實是讓各國政府都頭痛的燙手山芋。

該研究採集了憂鬱症發病年齡的相關數據,結果發現,憂鬱症患者第一次有症狀的年齡中位數為26歲,第一次被診斷的年齡中位數則為31歲。顯然,多數憂鬱症患者都在青年時期經歷第一次低潮。

文章插圖

另有一篇發表於《斯堪地那維亞精神醫學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的研究則追蹤了1996到2016年間,丹麥憂鬱症患者第一次被診斷的年齡。

結果顯示,丹麥憂鬱症患者第一次發病的年齡峰值逐漸向左偏移,代表憂鬱症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是各國政府都該極力預防的健康問題。

文章插圖

2020年,根據健康政策研究組織KFF的分析,美國12至17歲的兒童中有16%患有焦慮、抑鬱或兩者皆有,自2016年以來增加了約33%。接下來的一年,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42%的美國高中生表示他們持續感到沮喪或絕望,29%報告了心理健康不佳,22%嚴重考慮自殺,10%曾嘗試自殺。

2023年,美國青少年,既和每一代青少年一樣,也與以前大不相同。除了所有成長過程中的經典挑戰,如學業成績、父母、初戀,還得面對這個時代的新挑戰:TikTok、槍械暴力、政治分歧、COVID-19的急速變化,以及氣候變遷對全球環境造成的劇烈改變。

「二月時,我在地鐵上……有人用槍指著我。我現在會做一些與槍支有關的夢,例如被槍殺。我時不時地感到焦慮,就好像我現在無法信任任何人。」——諾蘭,13 歲,喬治亞州

文章插圖

獎牌背後滿是血淚 運動員心理健康漸受重視

而,在年輕人中,有些人的心理健康應該得到額外關注,其中之一便是運動員。

多數運動員從幼年時期就開始接受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身心都承擔了不少壓力。但,長久以來,人們似乎都只有看到運動員光鮮亮麗的一面,直到近年美國體操選手拜爾斯(Simone Biles)、美國游泳選手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與日本網球選手大阪直美皆因為心理健康因素紛紛調整賽場上的腳步,人們才開始關心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是否安好。

而,根據根據美國網站《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報導,去(2022)年美國有四名表現優異、成就卓越的大學生運動員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運動員的心理健康再度浮上檯面。

美國心理學家瑪麗娜・哈里斯(Marina Harris)表示,雖然近年來大學裡的體育部門僱用了更多諮商心理師,但如果真的要增進大學生運動員的心理健康,應該要從整個大環境下手。

哈里斯解釋,這些大學生運動員背著為大學贏得比賽的使命,而大學也高舉學歷作為與運動員們的交換條件。但,這種視拿獎牌為單一價值的環境,會逼迫大學生運動員硬撐著,在身體與心理上都不能出任何狀況,甚至有些教練會請運動員們撐過去。

她提出,整個環境應該把「傷害」、「脆弱」、「狀況不好」、「需要時間」等運動生涯中的陰暗面,當成一件自然會發生的事,而非鄙視或譏笑正為此所苦的大學生運動員。運動員的狀況其實就是教練系統與體育部門的鏡像,因此如果要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不能只有在他們感到不舒服時才提供諮商心理師。

大學中 性別少數的心理健康令人擔憂

除運動員外,《美國預防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上的一篇統計研究也顯示,在大學校園中,性別少數也比較容易遭遇心理健康問題。他們在沒有得到適當幫助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會離開校園。

該研究援引了每年定期蒐集美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數據的《健康心智研究》(Healthy Minds Study),發現有78%的跨性別學生為心理健康問題所苦,但在接受調查的順性別學生中,這個數據只有28%。

文章插圖

該研究指出,大學裡的廁所與宿舍等空間,對跨性別學生而言是個壓力源。他們有可能被迫走進自己不認同的廁所,或住進自己不屬於的宿舍,而在這些極度隱密的地方,他們可能得毫無保留的露出自己最脆弱的部分,進而遭遇攻擊與騷擾。

雖然,近期大學中也逐漸出現性別友善的廁所與宿舍供非二元性別者選擇,但大學端似乎可以打造更包容、友善的環境。例如,他們可以提供跨性別者在校園系統裡更改名字的機會,對跨性別者提供更多心理健康資源,或提升整體教職員工的性別意識。

「我說:『我是個男孩,你把我當男孩就好。』 但人們從來沒有把我當成一個男孩來對待我。人們以為我在開玩笑……。做自己當然沒問題,你可以不必擔心別人的評價。即便他們仍會評價。 但,你就是你,這樣就好。」—— Trey,15歲,維吉尼亞

憂鬱症雖年輕化 卻也漸去污名

「抗壓性低」、「生在福中不知福」是憂鬱症患者常被貼上的污名化標籤,而這些罵名和誤解也常使人們在出現第一次警訊時不願意向外求助。但,美國的研究顯示,人們多年以來對憂鬱症的污名化程度,竟然第一次呈現了下降的趨勢。

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的研究追蹤了20年間人們對於重度憂鬱症、思覺失調症與酒精依存症等三種心理疾病的態度。該研究在1996、2006與2018年訪問了共計4129名受訪者,結果發現,2018年時,無論是職場環境或私人關係中,人們對於憂鬱症患者的敵意與之前比起來皆有顯著下降。

文章插圖

該研究也發現,人們對心理疾病的觀感,與受訪者的年齡有著高度相關。年輕人,尤其是千禧世代以降,比較願意以積極、開放的胸襟面對心理疾病,但隨受訪者的年齡漸長,態度也將趨於保守,甚至更容易出現污名化心理疾病的傾向。

另,《健康心智研究》也發現,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生樂意表明自己在過去一年曾利用諮商資源、尋求專業協助。密西根大學副教授賈斯丁・海因策(Justin Heinze)認為這樣的成果讓人悲喜交加。悲傷的是,有那麼多學生都受心理疾病所苦;慶幸的是,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接受諮商與治療,也願意公開談論這些事。

或許,以直接、正面的態度面對心理疾病,就是去污名化的起點。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