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取代英文的時代來臨?

隨著中國經濟越見強勢,國際政治影響力越來越深,許多人開始想像中文擠掉英文的那天是不是就要來到,但礙於語言系統、歷史矛盾情結等等因素,學者們就認為,要看到中文稱霸全球的日子相當有難度。

文章插圖

當你來到馬來西亞當地時,會發現某些小朋友特別忙碌,他們每天要花上2小時左右的車程去上學,換句話說,他們要在凌晨4.5點時起床出門,原因很特別,因為這些孩子們要長途跋涉到「鄰國」上課。

文章插圖

跨國上學去

BBC在2月的專題報導中,就提到了東南亞國家的語言學習狀況,其中講到,馬來西亞的一些家長們,會特地把小孩送到鄰近的新加坡去上學,原因無他,因為以英語當作官方語言的新加坡,恰好是馬來西亞父母們嚮往的英語學習天堂。

孩子們拿著護照跨國上課的情景在大馬似乎是稀鬆平常,每天約有1萬5千名左右的小朋友,他們要在凌晨4點30分通車上學,外界看來有些不可思議的現象,顯示出的是當地父母對世界主流語言的認知。

英語學習天堂 

自從在1957年脫離英國殖民後,馬來西亞當地以英語教學的學校漸漸式微,來到1980年代時,學習馬來話(Malay)成為當地主流,然而,還是有許多馬來西亞的父母深信,英語還是與競爭力、以及就業機會畫上等號。事實上,曾有分析師指出,馬來西亞大學生進入IT產業的就業率越來越低。不想見到自己孩子缺乏競爭力的爸媽們,就寧可把孩子送到新加坡上課、或是在當地的私立小學接受英語教育。

接受BBC記者訪問的Shirley Chua,她談到自己送9歲小兒子到新加坡上學時就說,「(新加坡的)科學和數學都是用英語教課書,所以這可以幫我的兒子更流暢的使用英文」。

文章插圖

吸引外資的策略

新加坡當地其實有將近3/4的民眾是華裔人士,但英語在當地是相當廣泛使用的官方語言,許多人就相信星國這項政策,幫助他們吸引外資挹注,例如在世界銀行近期發表的報告中,新加坡就被評為全世界最容易做生意的國家。

編註:根據世界銀行發表的報告 “Economy Rankings”,台灣在最合適做生意的排行上為第16名。

文章插圖

中文熱門度與中國經濟同時起飛

另方面,看到中國崛起,認為中文將成為主流的人不在少數,在新加坡一家多媒體公司工作的Lee Han Shih就表示英語對他的重要性越來越低,因為他有許多外國客戶要到中國經商,所以「要學英語是很明顯的事情,但你同時也要懂中文」。

Lee認為中文會取代英語:「英語影響力的降低大概就是受到美元轉弱的影響…如果人民幣是接下來的強勢貨幣,那麼你就得學中文。」

其實在2009年時,新加坡政府就提供補助方案,提高民眾學習中文的意願,新加坡的中華總商會(SCCIOB)也在近幾年增加了商用中文的課程,參加課程的學生會學到普通話中文,而不是新加坡年長者會說的福佬話等方言。

文章插圖

問題是共存

與其說誰取代誰,倒不如說中英文的影響力會並存;經濟學人訊息社亞洲分部的Manoj Vohra就認為,雖說中國確實成了東南亞各國的最重要交易夥伴,但要說中文變成主流語言是「難以實現的事情」,因為就算在中國境內做生意的跨國企業,會招募的人才仍是以同時熟習中文和英文的人為主。

「英語的未來發展性毋庸置疑,真正該問的問題是,中文會不會與英文共同成為全球主流語言。」Vohra說。

新加坡的中華總商會(SCCIOB)也在近幾年增加了商用中文的課程,參加課程的學生會學到普通話中文,而不是新加坡年長者會說的福佬話等方言。

文章插圖

不願中文化的越南

當人人都看到中國的政經影響性高漲,開始考量學習中文的時機點時,有個國家則因為過往歷史的矛盾糾葛,拒絕中文化。

越南,近年來因為與中國在南中國海的爭議上不斷發生衝突,越南境內出現一股反中的情緒,這也促使當地有許多年輕人轉向學習英語的懷抱。看到這可能有人會問,越南過去曾與美國等國家發生嚴重的越戰,造成境內數百萬人死亡,難道這樣的傷痕沒有讓他們拒絕學習英語?

文章插圖

為了改革開放

事實上,越戰的傷痕並沒有被遺忘,但是當年因為胡志明(Ho Chi Minh)在切割轟炸越南的帝國主義美國人、以及一般美國人之間有做出清楚的辨別,所以對越南民眾來說,就算英語是過去帶給他們越戰傷痛的美國所使用的語言,他們仍願意為了朝進步發展而學習英語。越南政府也已經規畫要在2020年以前,達到讓每位畢業生都能有流暢英語能力的目標。

「我們從沒有忘記那些犧牲者,但為了要工業化、讓國家平穩,越南需要說英語」經濟學者Le Dang Doanh說。

越南官方對語言的限制力繼續向下影響到年輕世代,BBC訪問了20歲的Ngoc Tu,他就說平常只聽英文歌:「因為文化部把許多講到自由或是反抗的(越南)歌和書籍都禁掉了,英語則沒有被監管。」

文章插圖
文章插圖

小補充:全球最廣泛使用語言

全世界有7,000種不同語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中國的普通話、英語、西班牙文、印度話、阿拉伯話、孟加拉話、俄語、葡萄牙語、日語、德語、和法語,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

文章插圖

最強的文化利器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語言的渲染力,仍有許多爭議點可以辯駁,但如果換到文化面向的軟實力來談時,就可以看出語言的散佈還需要其他媒介。

例如電影《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受到許多人歡迎,裡面雖是用中國的元素製作,但使用的語言卻是英文,這對曾試圖做過許多類似貓熊動畫片的中國來說,就像是被打了一拳。

「《功夫熊貓》在電影院熱銷,每個人都去看。他們買了周邊商品,也學了英文。」多媒體公司工作的Lee Han Shih說。

文章插圖

中文不好學嗎?

對會說中文的台灣人來說,是不太容易體會外國人學習中文的辛苦,BBC訪問了出版 《你說甚麼話就是甚麼樣的人》(暫譯,“You Are What You Speak”)一書的作者葛林內(Robert Lane Greene),他就提到:

「要說中文的普及性會隨著中國的經濟影響力一起成長的這種話,可能是有漏洞的。先來想想看日本,這個在戰後經濟起飛迅速,還成了世界第2大經濟體的國家,但其使用的語言就沒有跟著一起日本的聲勢一起在世界佔有重要影響性。

這樣的狀況可能也會是中文語言會碰上的,以象形發展出的文字系統,對會中文的人來說都要花上數年去學習了,更何況是外國人。對亞洲人來說,中國在該區的影響已經有千年之久,所以語言學習可能還會容易些,但對於歐美西方人來說,就算是最認真的學生都要花上好多年才敢真正有信心地念出一篇中等難度的中文文章。

最後,許多亞洲、非洲、和亞馬遜地區民眾使用的語言,都會因為「語調」(抑揚頓挫)不同,在字面上有不同的意義,這對原本母語就有這樣特質的人來說(例如越南人),學習中文就不會構成太大的困難。但對非語調使用者來說,他們在長大成人後,發音習慣已經定型的情況下要去學習中文發音,就變成很有挑戰性的一件事情。」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