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到底要聽什麼?「初心者」教戰守則 (2)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MUZIK文/ 連士堯 

前文回顧:音樂會到底要聽什麼?「初心者」教戰守則 (1)

文章插圖

背景故事重要嗎?

比起具有「標題」的音樂,古典音樂作品裡,沒有標題的還是佔了大多數,若是扣掉旁人安插的標題,那數目就更多了。因此,很多時候在談及樂曲時,多半會以創作故事當作主要敘述,不管是節目冊裡的解說,或是演前導聆,多半皆如此

創作故事的確是一個讓人更容易親近樂曲的方式,譬如馬勒的第5號交響曲,第4樂章就是「寫給艾瑪的情書」,搭配上只使用弦樂與豎琴聲部的特殊編制,就能輕易地讓觀眾產生浪漫的想像;又或是像蕭斯塔科維契的第10號交響曲,創作於史達林去世後,隱藏著對於極權政治的不滿與吶喊。

但有趣的是,在多年訪問音樂家的經驗時,常常會認為這些背景故事,應該是音樂家在選擇詮釋觀點時重要的參考,但往往會得到「其實不是我的第一考量」,或甚至連創作故事都首次聽聞的回答:「喔?原來是這樣啊!」。對於音樂家而言,與作曲家的溝通方式,其實通通藏在樂譜當中,他們當然會對於作曲家的背景有基礎了解,但並不是唯一管道。音符透過音樂家的演奏而實體化,當中不但傳達了作曲家的意志,也反映著音樂家內心的詮釋:有可能是忠實地回應譜面所寫、有可能是呼應本身的生命經驗、有可能是完全不考慮作曲背景地「自我」觀點⋯⋯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說:「作者已死。」這點放在音樂作品上,也說得通。

作曲家是用什麼樣的心境,去寫下這份作品,與音樂家選擇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詮釋,完全可以是斷裂的,而且我們也無法要求音樂家,採用與作曲家一模一樣的方式演奏,甚至連作曲家本身,每次的演奏都不可能相同。因此,又要回到與前一段「標題」一樣的結論: 盡信背景故事不如無故事,重點還是在於音樂本身

純音樂,要聽什麼?

看到這裡,不知道一些「初心者」會不會被我嚇跑:標題也不能全遵照、背景故事也不能盡信,那完全只有聲音、沒有文本的古典音樂會,我到底要怎麼聽呢?

很簡單,就是只聽「音樂」呀!

這種回答好像在講廢話,但完全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音樂會,請專心「聽音樂」

可是就不知道音樂到底要聽什麼呢?當然,如果要細究音樂的結構、和聲、曲式,那就是另外一本書了,一時之間,也不可能要求大家一下子就了解這麼多深入的曲目解析方式。

既然這次特別企劃強調的是「初心者」,那在這裡提供一個古典音樂的聆聽法,大致上約19世紀中以前的音樂,也就是古典音樂會中最大宗的浪漫中期以前至古典與巴洛克時期,都可以用這方式聆聽。

這方式,姑且先稱之為「變奏曲聆聽法」。變奏曲?這難道不又是另一種曲式嗎?不過,變奏曲應該是最簡單易懂的「無標題曲式」了,我們就來聽一下當中最為著名的,莫札特以法國民謠《啊!媽媽請你聽我說》為主題所寫的12段變奏曲。

聽到開頭時應該異常地熟悉,這首就是一般常說的《小星星》變奏曲,但千萬不要誤解這首世界名曲就是莫札特寫的,音樂神童只是把它拿來當作變奏曲的主題,之後做出變奏。

文章插圖

由於大家都很熟悉**《小星星》**這個主題,加上全曲的結構工整,因此對於後面的變奏,都能夠清楚的辨識。基本上變奏曲就是先寫出一個主題,有時是借用、有時是自創,然後再用這個主題做出各種不同的變形,有時是加入新的伴奏、有時是速度改變、有時在旋律上做出變化,有時候甚至還把旋律完全倒過來演奏!

相信這樣的方式,大家應該很快地就度過這6分鐘的曲子(鋼琴家季雪金在此版錄音中省略了反覆,因此長度也較短),即便他並未含有任何的標題、或是背景故事,應該也能夠輕鬆聆聽。

其實,聆聽大部分的古典音樂,方式也非常接近於此。作曲家會先在樂曲中寫出一段「主題旋律」,之後針對這個旋律做出不同的變化形式;多半時候,這樣的模式不會只出現一次,可能會有兩個以上的主題,交互出現與變化,結構成一首曲子。最簡單的例子,拿貝多芬的第5號交響曲第1樂章來聽,就相當明顯了。

貝多芬的第5號交響曲第1樂章,俗稱命運交響曲。

一開頭著名的「四音動機」,或可以說是最著名的「登登登等」,就是這個樂章的「主題」,從開頭到54秒左右,都可以聽出皆是從「登登登等」而來的變化,經過54秒時法國號的一段帶有主題變化的過門後,58秒開始的弦樂與木管聲部,又帶來了新的主題,但還是可以聽到低音提琴隱隱約約地拉出「登登登等」,到1 分鐘左右,原本像在背景的舊主題越來越強烈,與新主題融合,到1分25秒整體又回到了「登登登等」。

好了,只要知道了這兩個主題,你就可以聽完這首曲子了。後面的所有變化,不外是這兩個主題的相互交錯與融合,加上一些過門的橋段,打開耳朵「尋找」這些變化形式,就是欣賞純音樂的方式。

假設你認為上面這樣的方法有效,能夠「不放空地」聽完這八分鐘的話,那麼就要恭喜你,你不但知道如何欣賞純音樂形式,還順帶聽了一次經典的「奏鳴曲式」樂章。

「奏鳴曲式」?但剛剛不是說這是「變奏曲聆聽法」嗎?其實前文提到的「舊主題」與「新主題」,在奏鳴曲式裡只是用「第一主題」「第二主題」來稱呼它們,當中不同的旋律變化,則是以「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來做出區別⋯⋯就不要再說這些樂理名詞了,以免又被嚇跑。

因此,即便你不需要知道這些「奏鳴曲式」的專有形容,純粹「找主題與找變形」來聽,便能掌握聆聽的基礎原則。這適用於所有的曲式類別,樂團、獨奏或室內樂皆通。等到真的產生興趣了,再去進一步理解各種創作模式:譬如什麼是賦格、什麼是對位,奏鳴曲、輪旋曲、變奏曲有什麼差別?

聽熟的作品累積多了,很自然就能不被理論嚇跑。

雖然這樣的講法應該會引起一些爭議,但如果你真的是屬於「很想進音樂廳,但不知道純粹音樂要聽什麼」的類型,就真的來試試看用「變奏曲聆聽法」吧!我在聽到不熟悉或來不及預習的樂曲,或是世界首演的曲子時,也都會採取此種方式來直觀聆賞。

不過,就像剛剛說的,這種方式大約適用於19世紀中期以前的所有古典音樂,至於進入19世紀晚期乃至20世紀的呢?可能有一些帶有浪漫時期風格的作曲家還大致能用此法,譬如拉赫曼尼諾夫、馬勒、德布西、理查.史特勞斯等。但進入現當代音樂後,由於旋律的抽離,此法便有可能會失效(但不是全部都不行),這時又要怎麼聽呢?

當你已經內化「主題與變形」的創作手法後,現當代音樂其實在做的,便是要抽離這些傳統的框架,試圖找出各種可能性。因此,有些作品要注重的可能是節奏的使用、有些可能是調性的顛覆、有些是旋律或聲音的喪失⋯⋯但若你真的聽音樂會聽到想認真研究現當代音樂的話,相信應該已經脫離「初心者」階段了,那麼就找來一本《MUZIK》No.146,一起研究一下什麼是現當代音樂的「二不五沒有」吧!

文章插圖

詮釋是怎麼一回事

說完聆聽重點後,接下來要講的便是如何分辨「詮釋」。

很多人會好奇,如果古典音樂用的都是一模一樣的樂譜,那麼撇除技巧克服等客觀因素。演出者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如果用讀書來比喻,前面講的是「課本怎麼看」,那現在要講的,就是「同學的筆記怎麼劃重點」吧。音樂家對於樂譜的理解,將以他們希望的方式呈現,並隨著當下的狀態,在音樂會舞台上展露。

當然,演奏者的技術,一定會影響成果,這包括了技巧層面是否足以勝任,即便能站上售票演出舞台的音樂家,應該都有一定的能力,但也不能忽略年齡或是身體狀態的影響;另外像是樂團與指揮之間的默契,是否能透過足夠時間排練而在舞台上發揮出最好狀態,也是一門學問;若是協奏曲,獨奏家和指揮之間對於詮釋的見解要如何權衡,更是影響演出品質的關鍵。

不過這邊要講的詮釋,得先略過這些外在因素,而是要談音樂家到底是用什麼樣的選擇,來展現他們「劃重點」的功力:

速度

速度通常是演奏時第一需決定的要件,為整體樂曲做出定調。即便樂譜上通常都會寫上作曲家希望的速度,但由於像是 「行板」、「快板」這些說法,是具有曖昧詮釋的空間的,譬如「行板」的行是小步慢慢走?還是大步快快走?在不同速度記號之間的相對變化,也是聆聽關鍵。另外,樂曲中出現「彈性速度」的選擇,通常會是展現此演奏家詮釋觀點的重要段落,漸快或漸慢花了多少時間?幅度又是多少?有些演奏家特別喜愛「超級慢速」的呈現,他想表達的是什麼?反之,有些人演奏極快,又想展現什麼?只是炫技還是另有思考?這些都是聆聽時須注意的要點。

節奏

除非是不具節拍記號、完全擺脫節奏限制的當代作品,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會有節奏,簡單的就是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複雜的有五拍、七拍、十二拍⋯⋯或是以上綜合出現。

節奏有他對應的強拍與弱拍,舉例來說維也納華爾茲一般是「強、弱、弱」的三拍子、進行曲則是「強、弱」的二拍子等,但這大部分樂曲並不一定會有遵循的舞曲格式,演奏家得從作曲家留下的譜中,找到對應的節奏。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節奏快慢」跟「速度快慢」完全是兩件事,節奏重視的是樂曲持續的韻律感,速度則純粹是時間值上的快與慢。

音量

這應該是很好理解的,純粹就是大聲或小聲。與速度一樣,即便譜上多寫有音量記號,但「大小聲」是相對的,60分貝相對30分貝就是大聲,相對100分貝就是小聲。演奏家如何選擇自己的音量範圍,還有如何在不同音量間變化,是詮釋的另一大關鍵。

音色

樂器演奏方式,會隨著演奏家的刻意選擇,發出不同的音色變化,偏亮或偏暗、偏外顯或是偏內在、偏隨意或是偏嚴謹⋯⋯音色的選擇,應該是演奏家最能表現詮釋觀點的一環,但也是最難的一種,當中擁有演奏家是否有足夠技巧傳達出自己期望的音色,還有樂器本身的音色條件,是否能滿足演奏家的期望。

音樂性

這應該是最難以解釋的一環,或可以說,「詮釋」也就是「音樂性」的展現。如何演奏樂譜,讓旋律具有能說服觀眾的能力。明明技巧差不多,有些人聽起來就是順暢好聽,有些人聽起來就是呆板無聊。統合以上的各種選擇,最終展現出來的,就是「音樂性」。

其實要能進入「詮釋」的欣賞,真的不是聽一場音樂會就能得知的,有比較才會知道優劣。有時一首樂曲好聽,可能重點是原本作曲就是感動人心的,而不一定是詮釋得好,一直要聽到更好的演出,才會發現原本的演出可能還不及一半感人。

繼續說下去,其實也很難傳達出要如何表達「詮釋」的不同。不過,之前我發現有一個方式,可以快速讓聽眾感受到「不同詮釋」的極大差異,那就是去找音樂大賽來聽,尤其最早階段的越好。譬如像是今年就會舉辦的蕭邦鋼琴大賽,全程皆會在網路直播,由於初賽基本上參賽者都會被要求彈一樣的曲子,連續聽幾十個人下來,自然會發現:原來同一首曲子,在不同人的手裡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如果有領會到這點,那就是開始發現「詮釋」的奧妙了。

以 2015年的蕭邦鋼琴大賽為例,我們先聽這名參賽者所彈奏的蕭邦練習曲作品 10第 5號(Etude in G flat major Op. 10 No. 5)。(43:07處)

再聽聽看這名參賽者的,有感受到兩者的差別嗎?(1:13:07處)

到底是好演出還是壞演出?

即將進入最後一個階段,既然今天知道怎麼「聽」音樂會了,那我要怎麼判斷這場演出的好壞呢?

雖然很想跟大家說「可以參考樂評」,然而台灣由於諸多複雜的環境因素,「樂評」十分缺乏,網路上偶有零星的幾位評者,以及古典音樂討論版,大家對於近期演出的聆聽心得,的確是可以當作參考。

但如果發現自己聽到的,跟大家說的不一樣,這樣有問題嗎?

當然,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自己聽到的最為重要「100個聽眾有100個聽眾的感動法」,聆聽到的內容,有可能因為對於樂曲的熟悉度、座位的音場效果、喜愛的詮釋風格等,而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永遠要告訴自己,「內心真實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假設今天你聽了一場音樂會,沒有特別喜愛的感覺,再聽了第二場、第三場、第四場⋯⋯還是沒有,那也完全沒有關係,就是音樂會或許還不是你的「那碗茶」,可以先放著,等到哪天水到渠成,或許又會知道音樂會的有趣之處。

當然,更希望的是,你能在幾次聆聽後,發現音樂會感動人心的地方,那麼就可以繼續找到喜愛的作曲家、演奏家或是詮釋風格,不要錯過他們下一次的演出。每場音樂會都是僅此一晚的存在,錯過不再!

MUZIK logo

MUZIK

MUZIK 作為華語區最完整的古典音樂品牌,從2006年發行了第一本古典音樂專屬雜誌《MUZIK 古典樂刊》開始,陸續推出線上收聽平台、網路媒體...等產品,企圖融合創新元素,消除古典音樂的錯誤刻板印象,讓更多人喜歡上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