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喝好怪
在現代人的食品櫃中,牛奶和麵包是西方最基本和重要的食品,在美國,每當暴雨和颶風來襲,商店缺貨的除了麵包、衛生紙外,就是牛奶。但事實上,喝牛奶的這股風潮是近期才發展出來的。
在 19世紀的歐洲和美國,主要是小孩才需要經常喝牛奶。當時,如果在每個人的早餐旁放上一大杯冰涼牛奶絕對很怪。
起司和奶油從很久以前就是普遍的消費品,好幾百年來,起司和奶油等乳製品是個延長奶類保存期限的好方法。以製作巧克力聞名全球的跨國企業雀巢(Nestle),事實上就是以乳製品起家,負責製作奶粉和嬰兒配方奶。
食物療法越來越夯
歷史學家華倫茲(Deborah Valenze)回溯了多個不同因素,這些因素在 19世紀末進入 20世紀時恰好碰上,造就了現今牛奶的地位。
當嬰兒致死率在城市中升高,像巴氏滅菌法(pasteurisation, 註1)這類能讓牛奶變得更安全的方法和標準流程變得更加重要。同時,人們對食療越來越感興趣,給病人吃最純粹和最簡單的食物。食療受到許多像凱洛格(John Harvey Kellogg, 註2)等醫生的推崇。
註1:根據《維基百科》,巴氏滅菌法是法國生物學家路易·巴士德 (Louis Pasteur)於 1864年發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將液體短暫加熱到攝氏 60-90度,來殺死液體中的微生物,以達到保鮮的效果。
註2:凱洛格醫生是密西根一間著名療養院裡的首席內科醫生,他最出名的事蹟就是擁護吃素以及發明玉米片。
象徵純潔的牛奶
「你或許可以稱那時(19世紀末)是健康食物和保健運動的年代。」歷史學家華倫茲說。
從時序上來看,現代生活和食物是複雜和墮落的,但是,人人小時候都喝過的牛奶卻是簡單、樸實和天然的。此外,牛奶的白色更象徵純潔。再來,牛奶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這三者都是人體所需的成分。
禁酒只好喝牛奶
另外,不同國家對於以下這個故事都有一套自己有趣的版本:瑞士巴賽爾大學的歷史學家歐蘭德(Barbara Orland)寫到,大約在 20世紀初的德國,成人之所以會開始喝牛奶跟禁酒運動有密切關係,也和追求簡單、健康的食物有關。
為了改變喝啤酒的文化和精神,尤其針對工廠裡的工人,反對喝酒的禁酒團體要求在工廠裡提供牛奶,他們甚至在城鎮裡設立牛奶攤。禁酒團體在這方面算是有點成功。
專家:牛奶最重要
在 20世紀初期,隨著研究人員對營養知識越來越有研究,「牛奶中有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這個可以拿來為牛奶背書的理由逐漸站不住腳。不過,牛奶裡發現了新的維生素,在一定程度上還能補充任何飲食法的不足。
生物化學家兼飲食科學家的麥克勒姆(Elmer McCollum)在他 1918年出版的《營養更新知識》(暫譯,The Newer Knowledge of Nutrition)一書中稱牛奶「無疑是我們最重要的食物」。
牛奶真的那麼好?
這句話讓乳品業心花怒放,因為農人們生產的牛奶遠比賣出去的還多。很多牛奶被拿去做甜點、配方奶粉甚至是塑膠。
歷史學家瓦倫茲提到,在二戰時,用牛奶做的塑膠被用在飛機上。但是,農人們把讓人喝更多牛奶視為當務之急。
瓦倫茲說,大約在 1920年,一場完美的風暴來襲,農業團體、科學社群還有政府全部都說牛奶很有營養。反觀現在,這些社群的意見不那麼一致,尤其是全脂牛奶中豐富的脂肪讓人懷疑。
此外,牛奶宣稱可以防骨質疏鬆,不過,很多研究卻找不到喝牛奶和防骨質疏鬆的關連,健康飲食也可以完全不喝牛奶,不過,人們還是認為牛奶是基本食物。
尋找下一個超級食物
在了解牛奶如何成為今天市場上的寵兒後,一些有趣的問題也跑了出來。我們每天早上可以改喝其他東西嗎?像是小麥泥昔或是一杯美味的蕃茄汁?
此外,牛奶從特定的文化論述中得利,那些圍繞著牛奶化學和社會特性的故事,將牛奶拱上或許根本不值得被如此推崇的地位,現在有什麼食物獲得像牛奶一樣的待遇?
「人們總是在尋找神奇食品或靈丹妙藥。」瓦倫茲說。現在到處都在流行「超級食物」、「明星食物」還有科學背書,觀察哪個撐得久是很有趣的事。瓦倫茲說:「我想看看羽衣甘藍(註3)接下來會怎麼樣。」
註3:羽衣甘藍是近年來受人追捧的超級食物,營養價值高、低熱量、不含脂肪,本身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D、K還有非常高的礦物質元素,像鐵、鈣、銅、錳、硒和鋅。此外,據傳從羽衣甘藍中提煉的物質還可以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