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指揮的10個大哉問:有請指揮家瓦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MUZIK文/ 連士堯 

指揮,在管弦樂團演出中,是愛樂者最重視的角色,但也可能是最容易被誤解的職業。「指揮不就是指拍子嗎?」「為何指揮要用指揮棒?」「指揮究竟在做什麼?」⋯⋯對於沒有樂團演奏經驗的人來說,關於「指揮」這件事,有太多太多的疑問,在本期受訪的各個指揮給予不同面向的回答前,《MUZIK》先邀請剛剛交棒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一職的指揮家吉博·瓦格(Gibert Varga),來為大家一一解惑!

文章插圖

Q.0 在正式發問前,瓦格大師想特別先強調一事⋯⋯

指揮方式千千百百種,每一個指揮面對問題的解答也有所不同。在這邊的回答只是我個人的觀點,提供給大家參考,千萬不能把它們當成唯一解!

Q.1 指揮就是在樂團前打拍子嗎?

當然不是。而且我可以說,「指揮動作」是指揮工作裡最簡單、最不重要的一部分!

指揮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回歸樂譜,你要熟讀這些譜,了解作曲家想表達什麼,然後再轉化到帶領樂團。「為音樂服務」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工作。觀眾在音樂廳裡看到我們在舞台上的動作,只是指揮這份工作當中「最基礎」、「最微小」的一部分。

我要再特別強調一次,「指揮動作」跟「指揮技巧」不能直接畫上等號。「指揮動作」只是簡單的技巧,任何人受訓幾個月都能掌握,但「指揮技巧」遠遠是在這些比劃之外的事,重點是「為音樂服務」。

文章插圖

Q.2 身為愛樂者,我要怎樣看得懂指揮給的拍點呢?

就像我一開始說的,指揮的方式千百種,即便我今天在這裡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分解示範了,也只是我的方式。只要換另一個指揮,就有可能有不同的方式。

對我而言,我偏好「有機的」指揮動作,比較柔軟、有彈性的,但當然,有些曲目本身個性十分強烈,譬如巴爾托克的《奇異的滿大人》序曲、或是穆索斯基的《展覽會之畫》最終樂段等,就不能用這樣的方式帶領樂團。就像剛剛說的,要「為音樂服務」,一切都是音樂優先,再去考量用怎樣的方式表現。

如果你真的沒有樂團演奏經驗,但又很想要知道到底如何分辨「指揮動作」在幹嘛的話,有一個法則應該是完全不變的:每小節或是分段的第一拍永遠是往下,而最後一拍永遠是往上收回來。只要掌握這點,中間不管拍子多麼複雜,應該都可以看懂指揮給的拍點在哪裡。

文章插圖

Q.3 為何有時會看到指揮完全收手、停下動作,但樂團還是可以繼續演奏呢?

永遠要記得一開始講的,「指揮動作」只是「指揮技巧」的其中一部分。而指揮棒的動作,也只是指揮動作的一部分。除了指揮棒,指揮也會運用左手、臉部表情、身體動作,甚至是眼神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這樣的想法只要能順利傳達給樂團,即便他停下所有動作,樂團一樣可以依循他的意志,往下演奏。

但不論如何,要特別謹記的,是要維持這些表達方式的「一致性」,你不能第一天排練時用A方式表達某一小節的「突強」,結果第二天又用B方式表達同個地方,這樣只會讓樂團感到疑惑,不知道要如何跟隨你的指示。

當然,「一致性」不代表永遠不改變。像我已經從事指揮工作幾十年了,我現在的指揮方式,跟年輕時一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這個「一致性」,至少要維持在一週內,跟同一個樂團排練及演出時,能找到兩邊都能溝通的平衡點就好了。

文章插圖

Q.4 為何有些指揮會用指揮棒,有些又不用呢?

這點也是因人而異。如果用「教科書式」的說法,那麼你會得到「使用指揮棒的右手給予拍點,沒拿指揮棒的左手給予情感」的答案。但這也不是指揮棒唯一存在的目的,很多優秀指揮是不拿指揮棒的,但他們依然能同時表達出兩者。

以我而言,年輕時曾經也為了這個問題考量很久,最後我與另一位指揮朋友決定做一個實驗,就是我們輪流以「使用指揮棒」跟「不只用指揮棒」來指揮同個樂段給對方看,彼此討論接收到了什麼,最後決定還是使用指揮棒應該是比較適合我的指揮方式。

但就像先前說的,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為音樂服務」,如果今天我碰到一個曲子,覺得不使用指揮棒時,比較能達到我與樂團的溝通時,那麼當然就不會用,像是巴伯《弦樂慢板》就可能是這樣的例子。

文章插圖

Q.5 為何指相同的曲目,有些指揮看起來很激動,有些則非常冷靜呢?

再強調一次,指揮是「為音樂服務」。如果今天這個指揮覺得此曲目要表達的是激動的情緒,那他自然會竭盡自己的力量,傳達出激動的感覺。此點也自然會從樂團反應出來。

因此,同樣的曲目,會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完全取決於指揮自身對於這份音樂的詮釋,只要指揮對自己是百分之百的誠實,那麼詮釋方式沒有所謂對錯,只有聽眾喜不喜歡、能否接受而已。最不應該的,是人云亦云,採用其他人的演出模式,那麼一切都會變得很人工,完全不誠實。

但是,這份「誠實」,得要在不違反作品背景的原則之下,才能成立。譬如你不能用演奏巴爾托克的方式,去演海頓交響曲,反之也不能用海頓的方式指揮巴爾托克,畢竟「為音樂服務」是我們最重要的目標。

文章插圖

Q.6 要如何分辨「好」指揮呢?

好的指揮一定要能夠「維持自我」,發現自己的想法, 而不是一味模仿別人。我不是其他人的複製體,我只能是我自己的最大值(I'm the maximum of myself)。

此點也很容易展現出來,樂團團員其實很容易區分:這人究竟是很具權威感、完全信服自己的觀點,還是他只是在模仿別人?如果站在指揮台上,被大家識出你毫無想法,純粹只是在複製別人的話,那麼團員就不會把你當一回事。

從指揮的角度,其實也很容易分辨出樂團是否認真對待你,他們或許會討厭你,但會完全尊重你。我想指揮是一個相當幸運的行業,大家付我們酬勞,是想讓我們在舞台上忠實呈現自我,全然做自己。

文章插圖

Q.7 如果不能只是模仿,指揮要怎麼學習呢?

在學習指揮的初期,模仿當然是必要的,如果你覺得能被自己的老師或是什麼樣的指揮詮釋說服,那當然可以先藉由模仿他們起頭,但最終一定要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方式。這跟孩子的成長很像,所有小孩小時候都一定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學起,但慢慢地就會產生出自己的思考方式,發展出自我的人格。學習指揮也是一樣的道理。

我覺得現在有個比較可惜的現象,是很多表現很棒的器樂演奏家,開始從事指揮工作,這件事沒有不好,但他們往往沒有投入心力去經歷最起初的「指揮學習」,就想直接開始指揮,其實會造成無法與樂團溝通的問題。就像我說的,學習「指揮動作」真的不難,它不像學提琴或是小號,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指揮動作的運用,大概幾個月就可以上手了。可是這些擁有非常高超音樂性的器樂演奏家,卻往往忽視這項技巧,導致他們站在指揮台上無法給出明確的指示,進而難以帶領樂團,此點真的相當可惜。

文章插圖

Q.8 最能影響指揮功力的要素是什麼?

以我的觀點,是「時間」。時間可以讓一個人成長,變成熟,同時也能增加人生經驗。剛剛說我們要「為音樂服務」,找出作曲家想說的話,其實就是在分享作曲家的人生經驗,如果你沒有嚐過失戀的痛苦、沒有失去至親的難過,或是沒有感受過新生命誕生的喜悅,你要怎麼去詮釋貝多芬、舒伯特、布拉姆斯⋯⋯這些作曲家用音樂傳達出的人生經驗呢?

在幾十年以前,其實職業指揮家多半都是年紀很大的人,他們在飽嘗了人生風霜後,才能擷取這些經驗,與音樂產生共鳴,並且透過樂團表達出來。現代則不同,常常看到許多年輕指揮已經在指揮台上了,可能只有18、20歲之類,其實真的很難知道他們真的能有這些人生經驗嗎?他們的人生才正要開始而已,到底要怎麼連結到這些作曲家的音樂中呢?

當然,也是有人會質疑,指揮家的人生經驗,真的就等同於作曲家的經驗嗎?我只能說,我們得要從樂譜中努力尋找,找出我們認為是作曲家經驗的地方。譬如我現在正在準備海頓的交響曲,我知道他在這首曲子裡呈現出痛苦,可是這痛苦是從第一小節就開始嗎?還是應該是從第八小節才開始?這就是要靠指揮家從樂譜當中擷取,與自我生命經驗連結,產生讓人信服的詮釋。

文章插圖

Q.9 作曲家、曲目與指揮詮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很多時候我會被問到, 作曲家在寫這首曲子的背景,是否有影響我的詮釋等等,基本上是沒有的,我認為作曲家想要表達的事情,通通都寫在他的樂譜裡了,我要做的是從樂譜中探尋這些蛛絲馬跡,呈現出作曲家的想法。拿柴科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來說好了,很多人都說這首曲子因為寫在他去世之前,所以充滿了死亡的預感等,但難道可以說某個樂章的某個音就一定是代表死亡嗎?如果用這種方式,在邏輯上其實不通。我記得托斯卡尼尼也曾被問到類似的事情,他的回答就是:「對我而言,這就是慢板。」當然,以樂迷欣賞的角度而言,透過這些背景故事,更認識作曲家,是沒有問題的。只能說以我個人身為指揮這個身分來說,通常我不會特別去探尋這些「創作故事」。

相對「創作故事」,我覺得「古樂研究」對我的影響比較大。大概50年前,古樂研究家開始用古樂器演奏時,其實我這個世代的音樂家多半是抱著嘲笑的心態看待,但慢慢地我開始去聽這些演出,他們與戰後巨匠的「全然浪漫觀點」完全不同,其實真的引發了大家去思考這樣「厚重」的古典、巴洛克時期音樂是對的嗎?也漸漸影響了音樂界的詮釋。當然,我覺得這也帶來一些壞處,像當今樂壇,似乎沒有現代管弦樂團會常演古典或巴洛克時期以前的音樂了,因為他們可能認為那是古樂團才能演的。

文章插圖

Q.10 您會如何形容指揮生活呢?

寂寞(lonely)。這不只是因為指揮家要四處客席、奔波而已,而是「指揮」這個職業,自然地會跟「樂團」產生一種「主從」關係,好像指揮是老闆、樂團是員工一樣,此點在獨奏家比較不會發生,因為獨奏家會跟樂團成員一起演奏,很快就打成一片。而且獨奏家通常只會待個兩三天,不像指揮家一待就是一、兩個禮拜,這也代表你不在家的時間更長了,大多時候是覺得有點孤單、寂寞的。

不過就像我講的,這是一個很幸運的職業,可以完整地做你自己,而且創造出許多美好的音樂。我很喜歡用一個比喻,今天你看一本描繪自然美景的書,心裡應該會去想像那條河是什麼樣子、那座山又是什麼樣子,或是那片花田是多麼漂亮⋯⋯如果今天你突然得到了魔法,可以把這些想像的美景,全部實現在眼前,是不是會深深受感動?其實指揮工作就像如此,「樂譜」就是我們的那本書,我們可以把我們閱讀樂譜時,腦中聽到的聲音,透過樂團實現在眼前─這真是一份棒透了的工作!

本文選自《MUZIK古典樂刊》No.138,欲見更多內容請見:2019.1、2月號 No.138【指揮】


延伸閱讀:《可以吃的音樂 奧地利蔬菜交響樂團
放給外星人聽的音樂 NASA航海家金唱片
動動眼也能做音樂

MUZIK logo

MUZIK

MUZIK 作為華語區最完整的古典音樂品牌,從2006年發行了第一本古典音樂專屬雜誌《MUZIK 古典樂刊》開始,陸續推出線上收聽平台、網路媒體...等產品,企圖融合創新元素,消除古典音樂的錯誤刻板印象,讓更多人喜歡上古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