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研究證實牛會說話!也許我們用「哞哞翻譯機」改善動物福利的未來不遠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食力文/ 黃敬翔 

2019年12月,澳洲雪梨大學博士生亞歷山德拉·格林(Alexandra Green)於《Scientific Reports》發表了研究,證實了乳牛在開心或不開心的情況下都有不同的聲音,就此分析可以更了解乳牛當下的情緒,給予適當的照顧。

文章插圖

一般上人們制定「動物福利(animal welfare)」標準,多少會依賴本身的經驗或良心道德進行判斷。如果能夠讀懂動物的心聲,是不是能讓動物福利更上一層樓?

2019年12月,澳洲雪梨大學博士生亞歷山德拉·格林(Alexandra Green)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了研究,證實了乳牛所發出的聲音是有其意義的,牠們會說話!此項研究發表後,她更希望農民可以將這些知識用於調適乳牛的情緒狀態,進一步改善動物福利。

研究蒐集乳牛333個發音樣本,分析出不同情緒與狀態

研究指出,過去已有研究了解到母牛與自己的後代會以低沉哞聲進行溝通,但整個牛群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因此格林的首要目的,是要確定乳牛在不同情境下,所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有意義的、且不同個體之間叫聲的差異,是否有相同功能。

要怎麼做呢?她透過5個月、數百小時的時間,使用麥克風記錄18頭荷斯登種(Holstein-Friesian)乳牛的聲音。最終共採集到333個聲音樣本,並前往法國聖德田(Saint-Etienne)與生物聲學家David Reby與Livio Favaro等人合作,以分析乳牛的聲音特徵,再進一步比較不同乳牛語句結構的異同。

研究主要設定了5種情境,分別是在發情期、等待飼料前、被拒絕餵食、被迫與其他牛群隔開、以及與其他牛群隔開且無法看見對方,前2種情境被歸類為「正面情緒(Positively valenced)」、後3種則是「負面情緒(Negatively valenced)」。最終結果表明,乳牛的聲音表現在這些情境中都是穩定,並且可以展現處興奮、激勵、求歡或苦惱等情緒,以便與其他牛群保持聯繫。

文章插圖

希望農民可以運用這些知識,改善乳牛的動物福利

格林的指導老師、副教授Cameron Clark表示,這項研究是具有啓發性的,可創建出屬於牛的Google翻譯。而研究最後的結論,也呼籲農民應將有關乳牛聲音的知識納入其日常飼養方式中。

格林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了解這些聲音,農民能夠調適牛的情緒狀態,藉此改善動物福利。通過了解這些聲音特徵,農民就可以識別出牛群中,可能需要特別注意的動物。」

2017年,亞歷山德拉·格林開始展開研究,並記錄乳牛在不同情境下發出的聲音樣本。

科技的進步,是否能成更落實動物福利「五大自由」 的關鍵?

在國際動保團體的努力下,世界各地開始對於動物福利有所認識。動物福利講求根據科學,讓因為人類需求而飼養的經濟動物可以享有維持身心健康所需、最低標準的自由。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英國農業動物福利協會(Farm Animal Welfare Council, FAWC)所提出的「五大自由」。

動物福利的「五大自由」:
一、免受飢餓的自由
二、免於因環境而承受痛苦的自由
三、免受痛苦、傷害與病痛的自由
四、免受恐懼和緊迫壓力的自由
五、表達天性的自由

過去,人們制定動物福利標準時因為無法了解動物的語言,只能透過其他反應做判斷。雖然眾多科學家持續進行研究,但是要區別動物的個體聲音仍然很難,這是因為牠們的聲音通常比人類更加複雜。

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聲學分析技術讓人們開始有能力識別動物叫聲間的細微變化,「讓動物告訴你牠此刻的心情」漸漸成為可能。隨著澳洲研究結果的出爐,也許未來,農民就可以回答關於動物心情狀態,更精準的答案。


更多食力的精彩內容:《乳牛也會生病 用藥是為保障牛奶品質
紐約擬禁止售賣肥肝!充滿人道爭議的肥肝也可以用人造方式解決?
就怕吃不到波士頓龍蝦!美國龍蝦重鎮「緬因州」如何嚴格管控捕撈、確保永續?

食力 logo

食力

食力創辦團隊是一群對媒體工作以及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 我們要重新建構民眾對食的信任,把過去被恐嚇、被誤解、被斷章取義的食品安全事件,用正確、知識與理性的角度,提供給閱聽大眾,讓「事實」能真正被看見。讓人們清楚食品產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讓食品業在媒體的監督下,使民眾免除對於食的擔心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