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土6,600萬歲恐龍蛋 完整「偷蛋龍」胚胎或藏鳥類進化的秘密

考古人員興奮地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正準備要孵化的恐龍蛋化石,而且裡面的胚胎幾乎完美地被時光保存了下來!

本照為恐龍蛋化石「英良貝貝」原本模樣的模擬繪圖。

6,600萬歲的「英良貝貝」

在中國南部的江西省贛州市,一顆恐龍蛋化石被研究人員取名為「英良貝貝」(Baby Yingliang),粗估至少有著6,600萬年的歷史。

它有可能是一種偷蛋龍——即有喙的獸腳亞目恐龍,和現代鳥類有著密切的關聯——誕生年代約在1億3,000萬至6,600萬年前,可能是食草動物,當時如果成功存活並孵化,身長或可長至3公尺。

來不及誕生就被掩埋

但「英良貝貝」所擁有的悠久歷史,並不是它如此受到矚目的原因,關鍵在於這顆蛋裡頭有著幾乎完整的恐龍胚胎。

相關的研究成果在本周二(21)時發表於科學期刊《iScience》中,從釋出的畫面可以看到,「英良貝貝」似乎正要從殼中孵化,全身蜷在一起,頭還擠在自己的雙腿之間。

然而,或許是土石流或洪水,未知的意外導致這顆蛋被掩埋,來不及讓裡頭的小恐龍成功誕生於世界上、呼吸第一口空氣,但卻也讓它免於被食腐動物吃掉的危機,並一路幸運保存至今。

文章插圖

目前最完整的恐龍胚胎

從頭至尾,「英良貝貝」的胚胎本體長約10.6英吋(約27公分),棲身於一個寬約6.7英吋(約17公分)的橢圓形蛋中,它只有一小部分的骨骼缺失了,包括一邊的前肢,以及尾巴的一部份。

英國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古生物學家,同時也是本次研究作者之一的馬惠芯(Fion Waisum Ma)指出,「英良貝貝」堪稱「有史以來發現最完整的恐龍胚胎」。

了解恐龍與現代鳥類之間的連結

而「英良貝貝」的發現除了罕見以外,重點是能讓考古人員更加了解恐龍與現代鳥類之間的連結。

例如「英良貝貝」的胚胎身體整個蜷縮在一起,這被稱為「tucking」,類似現代鳥類孵化前的姿態;此外,胚胎彎曲的背部靠在蛋的其中一側,那裡有著一個小縫隙,暗示蛋殼裡或許存在氣室,這點也與鳥類胚胎一致。

「英良貝貝」的胚胎身體整個蜷縮在一起,類似現代鳥類孵化前的姿態。

眾多特徵與鳥類相似

「這項發現強化了偷蛋龍與鳥類之間的連結,」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古生物學家,同時也是研究作者之一的澤列尼茨基(Darla Zelenitsky)指出:「你幾乎無法說出鳥類和偷蛋龍的蛋之間有什麼不同。」

而且,現代研究除了認為恐龍有羽毛、知道它們蛋的形狀不對稱,一邊尖一邊圓以外,還假定恐龍會坐在巢中孵蛋,這些特徵都與鳥類相似。

「有很多偷蛋龍的骨骼直接坐在它們的蛋上,」澤列尼茨基說:「育雛是它們另一個先於鳥類的行為。」

21年前就發現的恐龍蛋

事實上,「英良貝貝」並不是近年的發現。

2000年,中國礦業公司英良集團(Yingliang Group)發現了這顆恐龍蛋,但將之存放了約15年,直到2015年,該公司準備要籌建現今位於中國福建省的英良石材自然歷史博物館(Yingliang Stone Nature History Museum)時,這才注意到它。

當時,研究人員正在整理既有的化石收藏,卻發現其中一顆恐龍蛋外表有一點點破損,導致部分骨骼從中露了出來,他們因此大膽猜測裡面或許會有恐龍的胚胎,並找上了本次研究的領銜作者邢立達(Lida Xing)——一名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這才開始籌組團隊進行研究。

文章插圖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雖然迄今已經發現了很多恐龍蛋,但胚胎是很少見的,保存完好的胚胎更是稀有,沒有參與研究美國賓州匹茲堡卡內基博物館(Carnegie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古生物學家拉馬納(Matthew Lamanna)便指出:「它們大部分都只是恐龍蛋底部的一堆骨頭而已。」

「恐龍胚胎的骨骼非常脆弱,」本文研究作者澤列尼茨基解釋:「它們很容易就會分解然後碎開。」

「要找到這種恐龍胚胎的機會(很低)……它從鼻頭到尾巴的末端都是完整的耶,」澤列尼茨基因此驚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從未看過任何類似的東西,這真是太驚人了。」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