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巧克力喝啤酒 別忘了來盤「捷克糰子」
這幾年,台灣得到了來自世界各國的力挺,尤其受到歐洲國家立陶宛、捷克等國家的支持,連帶使這些國家的名產、美食受到台灣人的矚目,好比立陶宛的巧克力、捷克的啤酒等都蔚為風潮。
但既然都來了杯捷克的啤酒,怎能漏掉捷克人見人愛的美食「捷克糰子」(knedlík)呢?
地位堪比滷肉飯
在捷克,「糰子」是種相當重要的料理,不過它通常不會單獨上菜,而是會伴隨著燉牛肉等料理一同上桌,讓糰子吸飽濃郁的醬料後,再於舌尖爆發開來。
對捷克人而言,「糰子」的地位大概堪比台灣的滷肉飯,每個人都有自己鍾愛的口味和做法,不管是鹹 / 甜的、包餡 / 沒包餡的、用麵粉 / 馬鈴薯做的,每種糰子都各有粉絲,人們唯一有共識的,大概就是最好吃的糰子非「我媽做的糰子」莫屬。
但你知道嗎,「捷克糰子」背後的歷史可能長得出乎你意料之外唷!
在這支影片中,可以看到米其林一星主廚羅曼·包路斯(Roman Paulus)正在示範如何製作糰子,其中他選用的烹飪手法就是最常見的「水煮法」。
可能源自古羅馬
直到今天,歷史學家仍無法就捷克糰子的起源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最古老的說法可以追溯回古羅馬時期,據說當時的人們會將肉、蔬菜、穀物等食材揉成糰,放在鍋中水煮,或是在動物脂肪中炸熟食用,很可能就是糰子最早的形式之一。
是誰、在哪、什麼時候發明的?
到了16、17世紀,捷克人的餐桌上開始出現了以麵粉製成的糰子,這也是現代最常吃到的一種糰子。可是到底是誰、在哪、什麼時候發明了它,專家仍沒有定論,以至於有人開玩笑,稱大概是某個天兵廚師在做麵包時失手,才不小心「發現」了今日的捷克國民美食。
時間來到19世紀,首度有人以「水煮」的方式烹飪糰子。據說這個做法是源自一名隨軍出征的廚師,當時他苦於烤爐被敵軍的炮火破壞,不得已只好改用水煮烹飪。
雖說最初是出於情勢所迫,如今水煮法已成了烹飪糰子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在這支由德國之聲拍攝的影片中,詳細介紹了捷克各種不同的糰子。
4或6?小心貪多成「糰子」
如果你到捷克餐廳點糰子,點餐後,服務生通常會順勢問上一句:「4或6?」(čtyři nebo šest)這兩個數字指的都是糰子的數量,一般而言是4個,食量大的人也可以加到6個。當然,有些時候服務生會直接估計客人的食量,自行判斷這位客人是「4個糰子型」還是「6個糰子型」。
而這個用法也進一步延伸至捷克的日常用語中,偶爾在學校裡,身形比較壯碩的小朋友,就會被人戲稱為「糰子」。
配角、主角兩相宜 還能當甜點
作為捷克的國民美食,糰子除了能作為搭配燉菜、燉肉的配角,人們也能在糰子中填入培根、豬皮、切片火腿等餡料,讓糰子成為餐盤上的主角。
即使不喜歡鹹食,糰子也能化身為甜點,只要包入水果、凝乳(curd)、罌粟籽等食材,上頭再撒點糖粉,或是一些肉桂粉,甜點版的糰子就可以端上桌了!
從李子到藍莓 炸、水煮都好吃
事實上,早在17世紀上半葉,就已有人寫下甜糰子的食譜,只是當時的餡料和做法都很不一樣,主要是以李子為餡,接著再丟入油鍋裡炸熟食用。
今日,甜糰子的餡料已不限於李子,許多水果都可以當作甜糰子的餡料。倘若非要找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版本不可,那絕非「藍莓糰子」莫屬!
台灣也有道地捷克糰子?
至於道地的捷克糰子要上哪去找呢?跳上飛機直奔捷克固然是個方法,但其實只要走進位於台北的捷克餐廳「Divadlo 捷克公寓」,就能吃到最道地的捷克糰子囉!
凡是於2022年2月11日至2022年3月11日期間到「Divadlo 捷克公寓」用餐,結帳時出示本文,或是出示地球圖輯隊在Facebook、Instagram、Plurk上推廣本文的社群貼文,就能享有結帳折抵100元優惠!
還在猶豫不決嗎?道地的捷克糰子要悄悄溜走囉!現在就邁開步伐,踏入「Divadlo 捷克公寓」,來場舌尖上的捷克行吧!
來自捷克,駐足台灣
「Divadlo 捷克公寓」是一間隱身於台北巷弄的捷克餐酒館,「Divadlo」就是捷克文「劇院」的意思,因為來自捷克的創辦人皮卡丘希望這裡不只是餐廳,還能是個多元展演空間,發揮更多可能性。
特選新鮮食材親手製作的道地捷克菜,依傳統食譜烹飪,搭配來自捷克的Pilsner生啤酒,讓你不需要出國,就能在舌尖遊歷捷克。
營業時間:每周二至周六17:30 - 00:00,周日17:00 - 22:00,周一公休
店址:台北市信義區嘉興街175號之6
官網:Divadlo 捷克公寓
編註:圖片已取得 Divadlo 捷克公寓 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