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部分地區實施宵禁,警方與民眾對峙升級、各地民怨抗議四起

從上週五開始,美國洛杉磯各地發起多場抗議活動,主要針對非法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發起的連環突襲行動。在拉丁裔人口眾多的帕拉蒙特(Paramount),抗議者與穿戴防暴裝備的邊境巡邏人員發生對峙,警方使用催淚瓦斯,而示威者則投擲物品,現場甚至出現車輛燃燒情形。

川普政府下令部署2,000名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 troops)進駐加州洛杉磯市中心,針對因大規模非法移民突襲行動而爆發的抗議示威,進行強力鎮壓。

儘管這項命令遭到加州州長紐森與地方政府明確反對,但川普依然堅持出兵,宣稱是為了對抗「無政府狀態」,並批評民主黨主政的加州與洛杉磯「軟弱無能」,隨後更下令聯邦化加州國民警衛隊,無視州長與市長的反對,升高衝突層級。

【事件爆發】掃蕩非法移民抗議行動升級為軍事鎮壓 川普下令國民警衛隊進駐洛杉磯

  • 從街頭抗議到國民警衛隊出動,時間線整理

  • 為何是帕拉蒙特?

  • 總統出動國民警衛隊是否有合理的法源依據?法律與政治爭議

  • 加州州長紐森:「這是一場對州主權的踐踏」

文章插圖

洛杉磯宵禁與大規模逮捕,警方與民眾對峙升級

隨著抗議活動持續延燒,洛杉磯市長巴斯(Karen Bass)宣布自週二(6月10日)晚間8點起,針對市中心約1平方英里的區域實施宵禁,預計每晚持續至隔日清晨6點。巴斯指出,此舉是為了防止「重大破壞與破壞行為」擴大,並表示宵禁將「持續數日」。儘管市府強調受影響範圍僅占全市面積極小部分(洛杉磯總面積約為502平方英里),但宵禁的象徵性意義與執行力度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在宵禁首夜,洛杉磯警方表示已有「大規模逮捕」行動展開,針對違反宵禁令與聚集命令的抗議者執法。警方指出,僅週二一天就逮捕將近200人,而週一與週日則分別為114人與40人,顯示執法規模正在擴大。抗議者與記者在現場目擊警方進行拘捕,一段空拍畫面甚至捕捉到警察在宵禁區域內逮捕一名男子的畫面。

川普誓要:解放這座城市 加州州長怒批濫權

在全美多地抗議升溫的同時,加州白宮之間的緊張關係也不斷加劇。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週二在全國電視演說中,嚴厲批評總統川普動用軍隊進入洛杉磯,稱此舉是「對權力的公然濫用(a brazen abuse of power)」。他表示,州府已向法院申請緊急命令,要求限制軍方行動範圍,僅能保護市中心的聯邦建築,而不得參與其他執法行動。

與此同時,川普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演說中則強硬回應,稱洛杉磯是「一個垃圾堆(a trash heap)」,並誓言要「解放這座城市(liberate it)」。根據美方官員透露,川普政府目前已在洛杉磯部署近5,000名國民警衛隊與海軍陸戰隊,且正考慮將軍力擴展至其他城市。

文章插圖

民怨四起,抗議規模擴大

在洛杉磯,國民警隊隊不僅出現在街頭,還與聯邦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人員共同執行突襲行動,造成不少加州官員與人權團體不滿。州府希望透過司法手段,禁止軍隊參與這類涉及民間權利的執法工作。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抗議活動也迅速擴散至全美多個城市,除了洛杉磯,芝加哥、紐約、亞特蘭大等地週二也爆發激烈抗議。在芝加哥,有示威者向警方丟擲水瓶並破壞警用車輛;在紐約,聯邦大樓附近的抗議行動導致多起逮捕事件;亞特蘭大警方則使用化學劑與武力驅離試圖佔據高速公路的群眾。根據地方政府統計,光是在週五至週二之間,舊金山已逮捕超過240人,德州奧斯汀則有十餘人被捕。

假訊息流竄,輿論分歧加劇

社群媒體上也湧現大量誤導消息與舊影片重製,內容涉及陰謀論、煽動情緒與對移民的敵意。這些假消息不僅讓抗議現場的真相更加混亂,也加深了美國民眾對政府與媒體的不信任。

川普本人則進一步警告,不容許週六在華盛頓舉行的軍事閱兵典禮遭到抗議。他強調:「和平示威是憲法保障的權利。但對那些想抗議的人,他們將面對非常強大的武力(very big force)。」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