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組前途無亮?大老闆預言搶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全球中央文/ 顏伶如 

電腦科技稱霸就業市場,加上學貸壓力沉重,難道人文科系(Liberal Arts)畢業的大學生,前途就註定暗淡無光嗎? 答案雖然可能因人而異,但在美國年輕人身上,卻可以看出一個頗為普遍的現象,那就是對於「在大學主修人文學科」,學生家長們的「焦慮感」,經常比孩子來得更為嚴重。

文章插圖

家長不准孩子讀文組 理由是投資報酬率不佳

美國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公共事務教授普佩爾斯坦(Steven Pearlstein)去年曾投書《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指出, 他在許多學生身上看到一個類似的狀況,那就是「家長不准孩子攻讀人文科系學位」,例如英文、哲學或藝術,理由是「投資報酬看好度不佳」。

他舉例,一名學生家長曾直接了當地說:「如果要花8萬美元讓孩子去念歷史學位,我必須知道前途出路在哪裡。」

普佩爾斯坦指出,讓他感到非常詫異的是,某些維州當地最頂尖、最優秀的學生,「竟然也被父母、媒體、政客以及同儕誤導,以為如果選擇英文或歷史做為主修科目,這輩子就只能過著兩袖清風的教師生活了。」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歷史教授雷波爾(Jill Lepore)親身遭遇的狀況,可能就更為誇張了;雷波爾對《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出, 曾經邀請對歷史、文學有興趣的大學部學生,參加她在自家舉辦的座談會,但一名女學生抵達之後,卻不斷收到爸媽發送的簡訊,命令她「立即離開」。

美國大學院校協會(Associat ion of Amer 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 ies) 副主席韓福瑞斯(Debra Humphreys)曾指出,近年來「雙主修」(double majors)變得愈來愈熱門─某些一流大學甚至有四成學生選擇雙主修─其中某部分因素便與家長有關:一個主修滿足父母,另一個主修則是讓學生得以滿足自我理想。

文章插圖

文組生畢業等於失業? 負面說法被嚴重誇大

目前被看好就業「錢途」最佳的學科,莫過於縮寫正好是「樹幹」(STEM)的四大領域: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 i ne e r i ng)與數學(math)。相較之下,念人文科系卻常被形容「畢業等於失業」、「生活充滿困頓與失望」; 在普佩爾斯坦看來,這些負面說法經常言過其實,而且遭到嚴重誇大。

普佩爾斯坦分析,雖然STEM 領域與商科主修生畢業後通常年薪最高,年收入中位數約在6萬至8萬美元(約新台幣182萬至243萬元)之間,但就算是人文學科主修、年薪大約5萬多美元(約新台幣152萬元),也還是落在中等家庭的薪水標準範圍之內。

他進一步指出,主修歷史或英文,但年收入排行落在同系前25%的畢業生,平均年薪其實高過主修科學、數學的畢業生; 主修商科但年收入排在同系後25%的畢業生,薪水卻比不上主修政府與公共政策畢業生的平均年收入。

《富比世》(Forbes)雜誌去年曾對人文學科、歷史與英文這三大經常被認為「找不到工作」的學門進行就業市場調查,結果發現這些領域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其實比一般想像來得多,不同行業的雇主也都對這些畢業生充滿高度興趣。

不過,《富比世》也同時強調,這些學生必須為自己培養其他專長,比方說假如原本就擅長寫作,不妨學寫一些程式碼,如此一來就能變成功力高強的部落客。

文章插圖

懂溝通的思想家才搶手

哪些知名企業對人文科系畢業生有高度興趣呢?《富比世》舉例,國防軍事安全科技機構Leidos便是其中之一,還有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 與哈特福金融服務集團(Hartford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等。

可從事、富有挑戰性,而且頗為熱門的職位,則包括情報分析師、客戶服務專員、信號情報分析師、業務開發經理與專案經理、管理顧問、研究分析師、病患服務專員、撰稿人或編輯、溝通專員、行銷協調師以及銷售經理等。

美國職籃NBA達拉斯小牛隊(Dallas Mavericks)老闆庫班(Mark Cuban)2月提到,未來幾十年之內,當自動化已經變成制式標準,人文科系出身且擁有無限創意的思想家,將是就業市場最搶手的人才。

他指出,這個職場轉變可能在未來5年到10年內出現,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成為主流, 到時候英文、哲學以及外國語言等領域的專才,將會變得非常熱門。他也預測,現在的熱門工作,例如寫軟體程式,將會被自動化給取代,而溝通與批判性思考等技能,在職場上則會變得愈來愈重要。

文章插圖
全球中央 logo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是高水準、具備國內強大國際訊息來源的雜誌。這本定位為以台灣角度看國際的雜誌,動員遍布全球近三十名的海外資深特派員,就國際間重要新聞事件,作深入淺出的分析報導,被各界視為客觀中立,有助於豐富國人國際視野的優質刊物,深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