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極熊翻垃圾桶,談餵食動物是否對生態造成干預?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動物當代思潮文/ 黃文伯 

前一陣子,新聞〈皮包骨北極熊翻垃圾吃 全球暖化令人揪心〉引起群眾譁然,內容為加拿大攝影師尼克倫(Paul Nicklen)與保育團隊在巴芬島拍攝時,發現一隻北極熊後腿肌肉萎縮,在垃圾堆中尋找食物。

該團隊於當下決定不介入牠最後生存的掙扎,除了因為在加拿大餵食野生北極熊是犯法之外,他們所思考的是:人為介入頂多是延長牠必然死亡的痛苦。尼克倫與團隊成員只能哀戚地記錄這一個令人難過的事件。

文章插圖

北極熊令人鼻酸的愕然,實是環境惡化的必然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早在2015年時,即依北極熊現況指出──全球暖化導致北極海冰融化,目前僅存2.2~3.1萬隻的北極熊,在棲地不斷縮小之下,未來的35~40年間,數量將會減少三分之一。前述的這兩個事件,都是IUCN預測裡,必然發生的過程。

全球暖化是人類工業革命後,大量排碳的後果,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厄本(Mark Urban)博士也在Science期刊中指出,只要暖化持續,就會有16%的物種面臨絕種的危機。面對這些物種所遭受的危機,人類應該怎麼做,才能保留牠們的生存權?

對於單一動物的瀕死事件,科學家經常採取不干涉、不挽救的態度,原因在於一旦介入動物的生死問題,就等同干涉了大自然的演化,便不再是「天擇」,而是「人擇」;此舉並非漠視瀕危物種的存亡,而是必須採取棲地保護的方式來進行保育,維護整體的環境,讓動物們足以自行生養繁殖。

文章插圖

保育、護生大不同,介入自然非好事

在這樣的概念基礎下,餵食野生動物等同干涉大自然的運作,會使動物的行為偏好和外在形態產生變化,這絕對是禁止的。

但是人類護生或圈養的心態,常常介入自然演化而不自知。例如在南投的溪頭,因遊客餵食松鼠導致過胖而暴斃,甚至引發繁殖過量的可能,進而存在危害柳杉林的憂慮。

同樣的,遊客在高雄壽山入侵台灣獼猴棲地,常常隨手餵食,改變了獼猴的取食行為,進而出現獼猴搶奪遊客手中食物的情況。

當動物因人類的餵食,而造成行為改變,最大的受害者除了動物本身之外,也往往回頭影響人類自身。例如壽山台灣獼猴的邊緣族群,在與人類過度接觸後,一些行為被改變的個體造成了我們對人猴衝突的疑慮。

亦即,當這些少數的獼猴因習慣了人們的餵食,開始侵奪人類的食物和農產時,一方面少數人的好意,往往會造成另一群人的利益受損;另方面,感覺受損的一方,將可能更進一步侵害獼猴的生存權。像是2016年,就有一整個獼猴社群全被毒殺,包含成猴、幼猴無一例外。

文章插圖

人的過度干預:從圈養、餵食秀,到貓狗品種改造

人類餵食其他動物源自於圈養與共生的利益,我們對家禽、家畜和埤塘的魚投以飼料,期待牠們成長以收獲,這種心理延伸到牧場或動物園可愛動物區,小朋友與大人會高興地餵食,許多人並且喜愛觀賞陸生和海洋動物園的餵食秀。

人類對大自然動物的餵食,從殘餘食物被灰狼、野貓取食,到近代人擇出許多品種的狗和貓,從利益所趨演變到了興趣偏好的寵物飼養,在近兩萬年來,已經改變了許許多多的物種在自然生態裡原本的外貌。

文章插圖

然而過度繁殖的貓狗,現在已經脫離人類飼養的能力範圍,在郊區,有大量的流浪動物徘徊在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牠們的生存走向了「半野生」的方式,所以我們會看到流浪狗追咬山羌,也看到了流浪貓捕食其他野生動物。

從人類飼養到回歸自然的半路上,半野生的流浪動物,要面對車輛呼嘯而過的死亡,還有找不到食物的競爭與飢餓。

棄養、放養,在寵物不停從家中外流出去的情況下,流浪貓狗的問題至今無法徹底解決,而牠們從人類世界擴展到野外的過程中,結紮不全面與愛心餵養,又進一步提升了牠們走向野外的機率,並破壞了生態。那我們需要問的是──北極熊不能餵,而流浪貓狗可以餵,除了科學研究的規範與一般互動的差別之外,在價值觀上,這是否也是人類對生命的差別對待呢?


延伸閱讀:《北極熊是「溫柔漢」?暖心影片的殘酷真相
歡迎來到貓之城:土耳其伊斯坦堡
第一次有哺乳動物因人為氣候變遷消失,我們距離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不遠了嗎?

動物當代思潮 logo

動物當代思潮

由臺南大學吳宗憲老師召集學者及夥伴所組成。透過各種方式將涉及動保議題的「動物保護學」、政策與法律等,進行跨域討論、交互檢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