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騎馬去學校 亞太兒童的上學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友站台灣世界展望會文/ 台灣世界展望會 

你用哪一種交通方式去上學或上班呢?對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的孩子們來說,他們每天走的上學路,很可能是你我必須穿戴野外健走裝備才能走的險路。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最新報告統計,全球有2億6千3百萬名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失學,這一數字約等於整個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在發展中國家,阻礙孩子受教育的因素不僅僅是師資不足、缺少書籍或教室等軟硬體設備,很多時候,單是從家裡到學校,就已經是一條漫長又艱辛的上學路。

接下來讓我們透過照片,認識各國孩子每天必經的上學路吧!

文章插圖

印度  高達49℃的炙熱沙漠

10歲的薩溫(Sarvan)就讀小學六年級,從他住的村子到學校,必須經過一片沙漠,為了避開酷熱,薩溫每天早上七點就出門上學去,但就算提早出門,到了夏天,穿越沙漠時散發出的熱氣,還是會高達攝氏49度。往學校途中,除了有沙漠,還必須通過三個鐵絲網圍籬。

薩溫和朋友們放學回家要花至少一個半小時,因為路程遙遠,他們有時候會停下來休息,或是在路上玩些遊戲。

文章插圖

寮國  告別泥濘路,踩著單車上學去

「以前我們上學要經過田地,到處都是泥巴和塵土。」9歲的泰‧頌奈西達(Tay Sonesyda)說,當時如果遇到大雨,道路會變得十分泥濘,無法行走,「我們就沒辦法上學了。」

世界展望會在她居住的村子和學校之間鋪了一條路,「現在我和同學可以騎腳踏車上學!」泰高興地說,她再也不會錯過最喜歡的數學課。

文章插圖

越南  穿越急流的險路

琳(Linh)和她的同學涉水走過每天上學必經的好幾條小溪,他們把拖鞋拿在手上,避免滑倒。雖然路途不到三公里,但是每當雨季來臨,到處是斜坡的道路和湍急的水流,都讓琳的上學之路更加危險。

文章插圖

巴布亞紐幾內亞  再遠也要去學校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學校離村莊非常遙遠,像山卓(Sandra)一樣的小朋友每天都要走好遠的路去學校,儘管如此,他的求知欲望仍然強烈:「有時候走一走,我的腳都會起水泡,」山卓說,「放學回家我都累到沒力氣寫作業,但第二天還是迫不及待想去上學!」

文章插圖

柬埔寨  上學路途的燦爛笑顏

在柬埔寨,很多學生都騎腳踏車或搭車去上學,但11歲的史芮娜(Sreyneang)和朋友們會一起走路去學校,他們每天早上六點出發,要走八公里的路到學校。放學後,走了漫長路途回到家,史芮娜仍會認真寫完作業,複習一天所學。

文章插圖

菲律賓  跋山涉水只為上學

8歲的傑奈(Jenel)每天早上要花兩小時涉過深溪、走過甘蔗田、越過陡峭的山坡才能抵達學校,問他為何願意每天費力跋涉危險的路途去上學,傑奈說:「爸爸告訴我,上學讀書可以改變我的未來,讓我過得更好。」

文章插圖

緬甸  搖呀搖,搖到學校去

依季節不同,艾艾(Aye Aye)和她的朋友會選擇走路、搭船、搭車,或混和這三種方式去上學。他們每天先走三十分鐘路程到河邊,坐上艾艾的爸爸掌舵的木製小艇,搭一小時的船到學校,「我很喜歡和朋友一起搭船!」艾艾說,而她爸爸送孩子們到學校後,就會開著小艇去捕魚。

文章插圖

印尼  小小騎士的上學路

亞諾倫斯(Arnolance)和艾爾文(Alvin)兩兄弟上學的交通工具是一匹馬,亞諾倫斯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騎著這匹馬上學,早練就了不用馬鐙、也無須馬鞍就可騎馬的好功夫,兩人每天騎馬穿越兩條河和森林小徑去學校,來回需要兩小時。

文章插圖

孟加拉  在命運之路的危險竹橋

每天將近日落的時候,歐琵(Opi)會經過一座搖晃的竹橋,「每次放學回家走這座橋,我都好害怕。」歐琵說,有時候會有大人路過,可以幫她忙,但多數時候她必須自己過橋。歐琵上學的路途近兩公里,雖然沿路有危險竹橋,但對她來說,卻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道路:「我想成為醫生,在我家附近開一間診所,服務家鄉的居民。」

給孩子一把改變未來的教育之鑰

無論貧窮、戰亂或任何缺乏,都不應該剝奪孩子上學的權利,當兒童接受教育,將有機會跨越限制,擁抱實踐夢想與遨翔世界的機會,甚至改變自己與家庭的未來。

台灣世界展望會深知教育對孩子的重要,透過資助兒童計畫於貧困社區執行教育方案,為社區整修教室、添購課桌椅、培訓師資,也提供經濟弱勢的孩子學用品補助,幫助每個兒童都能順利求學,有一天能跨越困難重重的上學路,迎向夢想與希望。

資助兒童,用愛陪伴孩子走過翻山越嶺的上學路>> http://goo.gl/xvvkSl

台灣世界展望會 logo

台灣世界展望會

世界展望會效法耶穌基督,與貧窮、受壓迫者一同努力,協助國內外弱勢兒童、家庭、社區迎向改變。台灣世界展望會於1964 年成立,致力關懷國內外貧窮、飢荒、戰火、天災中的苦難兒童及其家庭,使其有機會邁向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