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類天生愛保育

保護動物、愛地球,近年來環保意識高漲下,越來越多人認識到珍惜生命和自己土地的重要性,但有時環保等訴求講多了,種種惜福愛物的口號也漸漸開始變成形式上的宣導標語和海報,能實際動作的人們似乎少之又少,這樣的現象讓不少人失去信心,認為人性就是懶散又無法關懷環境,但真得是如此嗎?

近期一項研究推翻了這樣的負面想法,顯示我們天生都是會愛護動物、甚至是植物的保育家!

文章插圖

《時代雜誌》在7/31號報導中,揭露了人性本善的秘密,一項由西班牙師範學院進行的研究顯示,我們從小時候就會展現對生命的關懷。

文章插圖

植物不是活的,汽車才是
研究者畢加羅艾爾(José Domingo Villaroel)找來11847歲的孩童,他先問小朋友動物、植物、汽車等東西,「哪一些是活的?」結果發現,小朋友會把汽車等交通工具當成是有生命的東西,植物則不是。


編註:畢加羅艾爾所屬的學院是位在畢爾包的師範學院(Teacher Training College)

文章插圖

要保護植物
接著,學者畢加羅艾爾又繼續讓孩子去選「不聽以下那種規定最可怕?」,結果他發現規定吃飯、要乾淨等等社會規範是最先被小朋友拋棄的,而不可以傷害他人的內容,則會被當成要好好遵守的規範。這樣的結論乍聽並不稀奇,因為隨著成長,小朋友會越來越懂得要有「同理心」,所以他們會知道欺負別人、搶玩具是壞小孩的行為。

好玩的是,研究中提到不能傷害植物花草的規範,也被小朋友當成要遵守的事項,就算孩子們不知道「植物是活的」的狀態下,他們仍隱隱知道要愛惜花草樹木。

編註:研究者畢加羅艾爾列出2組規範;首先,第一組是由「社會規範」,例如不可以挖鼻孔、要乖乖吃飯,以及「人際規範」,像是不可以搶其他小朋友玩具、不可以欺負其他小朋友等等組成。另一組規範,一樣採用相同社會規範,但把人際規範換成了「環保規範」,規定小朋友不能拿刀子刻樹、不能踩在花或是草坪上所組成。

文章插圖

天性愛自然
儘管這項研究不能說極度嚴謹,因為小朋友可能只是從周遭大人的行為中,模仿到不能傷害花草這件事,但想想看,最先被拋棄的坐有坐相、吃飯守己等社會規範也同樣被大人教導,卻是最先被小朋友忘記的。

畢加羅艾爾認為,小朋友知道什麼是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不是重點,而是要從「對錯程度」上去看待;從他的研究中就知道,把社會規範和環保規範放在天秤上時,要愛護環境、花草樹木的「環保」觀念大獲全勝。

文章插圖

回到初心
雖說長大成人後,我們會不斷碰上必須在「善良vs邪惡」間做出決定的時候──而且善良的天使也常常是敗陣的一方──但這時就要謹記初心、回到原點,想想小時候的自己是怎麼樣開始認識世界,或許就會有答案。


編註:對本篇原文報導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到原網頁這裡看看

文章插圖

我們為您在DQ飛行船預留了VIP位子,期待您登船贊助DQ